第五百六十四章 违抗军命的两个人(1 / 2)

加入书签

西京大同府的动静并没有瞒得过种师道的目光,驻守居庸关的郭药师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虽然在战后他就被种师道派驻了一名监军,仍旧像以往那样监控着他。

老种相公的谨慎微和老成持重已经深入骨髓,他认定了一个人之后,便很难再改变。

他之所以选择相信郭药师,并非完全因为无人可用,而是这种形势所迫的选择,仍旧处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别无选择,郭药师同样别无选择。

如今常胜军已经在甄五臣的掌控之中,编入到了苏牧和高慕侠的麾下,郭药师彻底失去了辽东那帮老兄弟,即便他想要搞动作,也已经没有那个资本。

可即便如此,种师道仍旧没有放心,虽然这个监军并未见得能够做到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可对于郭药师而言,却是个时时刻刻悬在头上的警钟。

放这么一个监军在郭药师的身边,只是想时刻提醒他,我种师道虽然老了,但还没有死,我可一直在盯着你,你给我老实办事。

虽然种师道发自骨子里不信任,但郭药师仍旧算是找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真正的枭雄为时势所造就,但在没有时势相助之下,仍旧能够崛起的,才是真正的枭雄。

郭药师自认是不甘寂寞的人,那么即便有种师道这样的阻碍,仍旧无法阻止他的步伐。

在收到关于萧干和西夏军的情报之后,他第一时间来到了幽州,与种师道进行了商议。

种师道虽然坐镇西陲,但并未能够远离朝堂争斗,作为大焱的第一军人,朝堂上文武集团的纷争,自然要扯上他,否则根本不够分量。

即使他再如何韬光养晦,第一军人的身份地位就摆在那里,是如何都逃不开的。

所以对于童贯的担忧,种师道也有着自己的解读,而且结果跟童贯一般无二,自然是不太乐观的。

他虽然不是天子近臣,但这么多年来,官家对武将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

大焱对军士是极其优待的,这一无容置疑,否则也不会出现军队冗余大吃空饷的积病。

无论官家保存庞杂的军队建制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震慑敌国,他对军士们的待遇并未克扣,这也是事实存在的。

但优待军队,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个战争狂人,养兵千日也不一定就是为了用兵征伐,似官家这种文弱的性子,养兵或许就只是为了守成,不受敌国欺负,仅此而已。

若雄心壮志,谁都想当开疆拓土的千古圣君,武功堪比李世民,可帝皇都有着自知之明,只要不是昏庸到“何不食肉糜”的地步,相信对国家对军队都应该有足够的了解。

也正是了解自家军队的水准,种师道才笃定了官家没有征讨辽国,在天下争霸之间分一杯羹的雄心。

能够打下大定府,在官家看来已经是意外之中的意外之喜,再往北掺和,官家的魄力已经用到了极致,是很难再支持北上的了。

所以郭药师赶到幽州来,建议警戒萧干和西夏军队,或许能够趁机攻占云州等燕云西北的地区,这是一个极佳的机会,确实无可厚非。

但种师道却迟疑了。

如果他是北伐军唯一的主帅,他会毫不犹豫接受这个建议,趁机将云州等地,甚至西京大同府都攻打下来。

如此一来,北伐军就能够彻底巩固战果,燕云十六州将彻底收入囊中,长城会再度回到汉人之手,而大焱的疆土会扩张到太祖太宗朝都无法企及的地步,官家必将一扫前耻,成为大焱历史上军功最显赫的帝王!

但可惜的是,官家的旨意还没有下达,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不知要扯皮多久,前番攻打大定府已经超出了官家只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旨意范围,这一次对云州等地动手,确实在当初的旨意范围之内,可有大定府之战在前,种师道又如何敢再自作主张?

相信大定府的童贯和曹顾也是一样的想法,他们也不敢再陷入上京的战役乱局之中吧。

而且种师道比童贯更加的悲观,在他看来,攻陷大定府,在军人的眼中是不世之功,但在文官们的眼中,却会成为十足的大麻烦!

中京大定府的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不必置喙,必定会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女真铁骑以及垂死挣扎的辽国大军,甚至新入局的西夏党项军,都不会放过这个要冲。

无论今后的局势如何发展,大定府都是绕不开的一座要塞,那么当女真或者辽国甚至西夏要夺取之时,大焱是誓死守护,还是拱手相让?

如果拱手相让,那么北伐军的士卒该多么心灰意冷,大焱好不容易铸就的军魂也会因此而土崩瓦解,大焱难道又要走被人随意欺辱的道路?

可如果不让出来,便只能死守,那么大焱便会被拖入战争的泥沼之中,这个位置的关键,使得无论是谁占据,都无法轻易脱身。

所以大焱朝廷的官员们,肯定会将之视为烫手的山芋,而非造就了千古奇功的战利之地。

但放在种师道等将帅的眼中,大定府绝非辽国中京那么简单,他是通往北方大地的踏板,占据这里,就等同于拥有了争霸北方,一统南北天下的根据地!

也正是因为想通了这种种利害,种师道才变得迟疑起来,他是主帅,但他的使命绝非单纯的打胜仗这么简单,他还需要考虑政治方面的因素。

但郭药师不是主帅,他甚至只是个不入流的降将,他是种师道眼中脑后有反骨,今后必定不甘人下的枭雄人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