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寻找对手(2 / 2)

加入书签

这个帝国的稳定性,远超历史上的哈布斯堡王朝,指望他们内部崩溃根本就不可能。

如果让奥地利人继续发展下去,消化了这些地区,我们之前的所有计划都是笑话。”

别看中东、阿拉伯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那也是相对而言的,起码比俄国人的西伯利亚适合人类生存。

真要是让奥地利开发出来,别的不能保证,以这个年代的生产力计算,养活两亿人口还是很轻松的。

再算上奥属非洲的话,这个人口承载力起码超过了五亿,发展潜力堪比整个欧洲大陆。

财政大臣晓治-柴尔德斯笑道:“爵士,你太悲观了。一个国家可不是领土面积越大,实力就越强大,要不然世界第一强国就是俄国人了。

然而,本土面积世界第一的俄国人,综合实力也就欧洲第四,并没有和领土相匹配的实力。

这不仅仅只是沙皇政府腐朽,更多还是地理条件决定的,冰雪国度的恶劣环境制从先天上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现在奥地利面临的情况差不多,看似通过扩张得到了一大片领土,但这些土地大都是沙漠,根本就无法开发利用。

条件略好的小亚细亚半岛也因为战争的缘故沦为白地,短期内无法产生效益。

想要发展经济,先得自己改善环境。要不然维也纳政府也不会在中东、阿拉伯半岛推行《土地休耕法》。

大自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都过去了这么多年,仍然没有任何成果传出来,维也纳政府的计划应该是失败了。”

外交大臣乔治摇了摇头:“不,奥地利人还是有成果的。别的地区我不清楚,但是耶路撒冷城外确实增加了大片森林。

现在沙暴已经无法威胁耶路撒冷,伦敦的报纸还刊登过,被宗教界人士一致认为这是上帝的恩赐。

从实施土地休耕法到现在,奥地利的控制区至少增加了二三十万平方公里林地和草原。”

没啥好奇怪的,人都离开了,原来种田的地方现在草长莺飞,绿化率自然上去了。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没有了消耗水资源的农业,草木先天就有防风固沙、保存水土流失的作用,水资源渐渐丰富又推动了绿洲面积的扩张,当地生态正在慢慢恢复。

当然,这种恢复主要是前期效果明显,从农田可以变成草地、林地自然很快,后面想要增加绿洲面积就不容易了。

靠大自然自己恢复生态,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耶路撒冷只是一个例外,主要是政治、宗教利益驱动的。

日渐没落宗教需要神迹,巩固衰落的信仰;维也纳政府需要一座美丽耶路撒冷,彰显自己对基督世界的贡献,提高国际声誉,增加国民对政府的拥护,双方一拍即合在城外玩起了植树造林。

耶路撒冷距离死海24公里,距离地中海56公里,在迁移几十万人离开后,当地缺水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大笔资金投入后,效果自然杠杠的。如果这年头要评选环保大使的话,弗朗茨和利奥十三世都是头号选手。

见话题越扯越远,格莱斯顿打断道:“好了,两位。奥地利人有没有成果并不重要,想要把沙漠变成绿洲,这不是人类现在能够完成的。

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怎么限制奥地利的实力增长,或者是破坏可能存在的俄奥交易。

要知道吞并奥斯曼帝国后,从维也纳到奥属非洲中间就只有一个埃及阻隔了。

法国人现在只是看上去很强大,实际上他们还没有从内乱中走出来。在未来的竞争中,他们恐怕会落入下风。

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奥两国之间的国力差距不断被拉开,没准他们在哪一天就妥协了。

那个恐怖的画面,我简直是不敢想象。”

无论什么年代,最不缺的都是嘴炮专家,沙漠变绿洲的课题,早就有人提出来了。

只不过他们还在角落里呐喊,没有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谈不上影响力。

包括维也纳政府的沙漠绿洲计划,也只是耶路撒冷地区有具体方案,别的地区就只有一部土地休耕法,等大自然慢慢恢复。

相比之下,还是法奥妥协的后果更严重。

要知道现在法奥两国还维系着表面上的盟友关系,只要双方的实力差距在不断拉开距离,一方自认为丧失了争霸的实力,妥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外交大臣乔治:“想要阻止这种事情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奥地利拖入战争中,消耗他们的实力。

政治外交都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强项,他们唯一的短板在军事上。

当然,这个短板也只是相对而言的,纵观全世界也只有法俄两国能够给他们做对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