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九章不是钱是命(2 / 2)
财政再怎么紧张,威廉一世都没有在上面打过注意。即便是偶尔出现过拖欠,那也是很快补上的。
柏林政府巨额的军费开销中,抚恤金也占据了重要份额。
乔治一世神色稍缓:“但愿如此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够做出任何让步。
尽管不知道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王国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但绝对能够保住德意志地区的传统领土。
剩下的这部分领土,也远超汉诺威。不削弱普鲁士王国,就算是建立了北德意志帝国,我们也无法保住主导权。
拿下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和易北河以西的领土,这是我们的最低要求,也是未来能够压制住普鲁士的基础。
外交部继续做伦敦政府的工作,计划是他们提出来的,现在我们需要获得他们的支持。”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普鲁士易北河以西的领土,单论领土面积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汉诺威王国。
当然,汉诺威王国的经济更加繁荣,人口数量也要多些。大家的文化传统一样,还是吞得下去这块肥肉。
甚至因为脱离了普鲁士王国,可以避过战后巨额的负债,不需要承担高额的赋税,当地民众还会感到庆幸。
消化了这块肥肉,加上被帝国议会控制的莱茵兰地区,普德合并后中央政府就拥有了压制普鲁士王国的实力,并且对其他邦国拥有了绝对的优势。
在这种背景下,只要普鲁士王国在军政问题上做出了让步,其他小邦国也坚持不了多久。
剩下的就只能靠时间磨了,理论上再过二三十年,就可以靠政治手段将北德意志帝国基本上整合起来,跨入列强行列。
要不是这块画饼太诱人,由不得乔治一世不动心。能够自立门户,谁愿意给人当小弟呢?
尽管操作起来失败的几率有些大,但和加入神罗帝国相比,明显是后者的风险更大。
没办法,奥地利统一德意志地区之时,就是欧洲大战爆发的时候。举世皆敌,乔治一世对奥地利没有信心。
与其把命运交给别人,不如由自己来主宰。
敢这么早跳出来参合英奥博弈,乔治一世自然准备好了退路。现在和英国人站在一起,那是因为和英国人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
失败了也无妨,神罗帝国的特殊体制决定了,只要不是玩儿的太嗨,挑维也纳政府就不会斩尽杀绝。
成功了,开创帝国基业;失败了,大不了放弃皇位,汉诺威王位总是能够保住的。
只要没有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奥地利就没有理由废掉他的王位,最严重的后果也就是让他退位,后代继续担任国王。
低风险高收益的生意,总是令人着迷。
“是,陛下!”外交大臣回答道
“陛下,我们的财政收入虽然不低,可是开销也很大,能够用来买地的钱不多。
谈判的时候必须要控制好交易价格,不能够超出市价太多。”财政大臣戈麦斯·法利亚斯提醒道
“市价”,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有市无价。不光是现在,应该说大多数时间都是如此。殖民地交易不算,如非必要很少有欧洲国家愿意出售自己的领土。
这年头土地估值都不高,不过只要是欧洲地区的领土,甭管价值高低,价格都不会便宜。
国际领土交易价格,只能作为参考依据。具体价格要根据双方的需求来确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俄国人出售面积上百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才几百万神盾,而普鲁士王国前面出售仅几万平方公里的莱茵兰地区,就高达上亿神盾。
类似的案例,还有普属萨克森地区领土交易案。即便是战争时期,都能卖几千万神盾。
乔治一世摆了摆手:“钱不是问题,英国人很乐意接这单生意。普鲁士王国欠下他们的巨额债务,随时都有可能变成坏账,银行家们早就急坏了。
现在普鲁士人最缺的就是钱,在别的方面他们都有可能做出让步,唯独在“钱”的问题上没得谈。
外交部尽力就行了,只要最后的成交价格,不超过之前的莱茵兰地区,我们都可以接受。”
不得不承认乔治一世在把握人心上,判断力还是很准确的。
英国人确实很担心柏林政府完蛋,他们放出去的贷款变成了坏账,这个时候汉诺威肯冒头,就算是没有抵押他们都敢贷。
说白了,这就是左手倒右手的问题。汉诺威贷款是买地,柏林政府拿到了钱又要拿过去还英国人。
本质上约翰牛是不需要拿一分钱出来的,账户上划一下就完成了两单生意,顺便还降低了自己的经营风险。
汉诺威的财政状况良好,政府几乎没有负债,借钱给他们肯定比借钱给随时要破产的普鲁士靠谱。
财政越糟糕,政府就越重视钱。对现在的柏林政府来说,钱已经不单纯的只是钱,也是他们的命。
没有足够的钱,接下来他们自己就会崩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