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烂好人(1 / 2)

加入书签

在一些剧情狗血的影视作品里,陈梓阳此时应该走上前去,给陈明骏狠狠来一记耳光,然后痛斥道:“你这个畜生!”但陈梓阳没有这样做,反而说了一句:“大伯对不起你!”

陈明骏没有被陈梓阳良好的“认罪”态度所打动,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还不死?”

庞劲东长叹了一口气说:“我来告诉你吧!”

由于陈梓风与刘二江交好,再加上陈梓风过去的所作所为,所以庞劲东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陈梓风的身上,而现在看来陈梓风与刘二江的关系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幸运的是,唐韵意识到这一点不算太晚,及时的发觉陈明骏可能才是真正的元凶。

唐韵的推理过程是:首先、陈家的人总共就那么几个,作为受害者的陈梓阳和陈冰晗可以排除嫌疑;其次、陈梓风既然死了,就不可能是凶手。

除非动了杀机的人不止一个,他虽然是元凶之一,但死在了其他人的手里,这就需要接下来寻找其他元凶;

再次、陈梓云已经失去了股份,也就退出了这场争斗,除非是想通过谋杀其他人重新掌握股份,因此他也可能是元凶之一。

这也就是说,这场争斗可能是存在于陈梓云和陈梓风之间,作为死人的陈梓风是不会说话的,作为活人的陈梓云虽然不见得说实话,但是却可以把真相暴露出来,于是唐韵策划了在陈梓云家里用死人代替活人的计划。

其实那个计划并非只是为了救陈梓云,更是一次试探行动,结果陈梓云家里果然被人纵火,这就意味着陈梓云的嫌疑被洗脱了,否则唐韵还需要找其他办法继续追查。

这样一来,就算陈梓风仍然不是枉死的,至少在活着的人当中,陈明骏成了唯一的嫌疑人。

此外,还有其他的迹象,将嫌疑指向了陈明骏。

既然大家都没有发现其他人可以从这场风波中得到好处,那么幕后真凶最大的可能还是陈家的人。

退一步而言,就算是陈家以外人可以得到好处,也只能是一个长期计划,至少在眼下还是要由陈家内部的人出面。

由于陈梓风没有结婚,也没有儿女,爱财的唐韵在他死后几乎是自然而然联想到了遗产的归属,由此发觉元凶的真正目的不可能只是一个董事长的位子,更重要的是通过继承遗产的方法获得陈家人手中的全部股份。

唐韵由此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推测,进而认为如果元凶就是摆在明面上的陈梓云和陈梓风,那么这个阴谋就太过弱智了。

从元凶发动一系列事件所展现的能力,以及谋夺股份所采用的诡秘手段来看,显然不是一个弱智的人。

因此元凶真身的最大可能,只能是一直不太被注意的人,这就只有陈明骏一个了。

唐韵认为,想要证实元凶的目的是谋夺股份,接下来一个要死的人必然会是陈梓云。

因为陈梓云虽然失去了自有的股份和在董事会的职位,但是作为陈家的成员有资格继承兄弟们的遗产;

而想要证实元凶是陈明骏的方法就更加简单了,那就是其他人是否都会死掉,让陈明骏成为陈家唯一活着的。

唐韵为了充分证实自己的推理,建议让所有人先装死,再看陈明骏是否会蹦出来,结果这个提议获得了所有人的赞同。

在陈梓云家里被人纵火之后,庞劲东回想起自己先前的疏漏之处,认为不能坐等着凶手找上陈梓阳,应该主动给凶手创造机会,以利于自己完全掌控局势,确保陈梓阳的安全万无一失。

同样是基于这个原因,庞劲东建议陈梓阳半公开生活,又让陈梓阳从陈氏集团调了一辆车过来做专车。

庞劲东要求车子既不是太过豪华引人注目,又要有比较宽大的车体,以方便做好安保措施。

于是陈梓阳弄来了一辆子弹头,平常停放在庞劲东家门外,由一名雇佣兵驾驶,负责接送陈梓阳父女。

这样做可以给对手造成一种假象,以为陈梓阳已经放松了警惕。

放松警惕的原因则是因为认定两个弟弟就是真凶,所以既然已经因为意外而死也就没有威胁了。

这个举动让陈明骏果然产生了错觉,对陈梓阳下手了。

警方到庞劲东家里告知陈梓风死讯那件事,必然会让很多人知道陈梓阳在庞劲东家里。

但是庞劲东认为对方暂时不想和自己全面开战,不太可能在自己的家里动手,在其他地方劫杀的可能性才是最大的。

庞劲东本来已经做了许多安保措施,考虑到这一点之后,又对这辆子弹头进行了许多改装,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在底盘上开了一个隐蔽的出口,可以在车里直接下到车子下面。

结果其他的改装和家里的安保措施都没用上,反倒是这个对车体安全性构成最大影响的改装,最终救了陈梓阳父女的命。

昨天早晨起来的时候,雇佣兵对车子进行安全检查,结果发现夜里被人安装了炸弹。

庞劲东先派人在自己家周围进行严密侦查,确定既没有人监视也没有监控装备之后,对这枚炸弹进行了检查。

庞劲东以丰富的军火知识发现这是一枚遥控炸弹而不是定时炸弹,便打算利用一下,没有拆除而是成功的进行了改装。

庞劲东一方面改变了接收器的频率,可以完全由自己制造的接收器遥控;

另一方面则在自己的接收器里安装了信号接收装置。

这样一来,只要对方发出引爆炸弹的信号,不但炸弹不会爆炸,还会在庞劲东这里有所显示。

这枚炸弹显然是要将陈梓阳父女一并杀害,也就是两个人同时在车上的时候。

庞劲东估计对方不太可能在路上引爆,而是一定要等到亲眼目睹两个人同时上了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