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宝山(2 / 2)

加入书签

——

淮南王刘安没有在灌家停留,先回寿春做了些部署。等梁啸、刘陵到达寿春的时候,他几乎没让梁啸有个喘气的时间,立刻召集相关的门客与他商议。

商议的内容只有一个:甄别之前收集的南方资料,看看哪些具有参考价值,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奇闻趣事。

与窦婴争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经过与梁啸的接触,刘安也意识到他虽然有门客三千,但大多缺乏实证经验,有的只是道听途说,有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深入研究并探索背后机理的人非常少。

正因为如此,三千门客除了帮他编出几部书之外,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利益,而刘陵在梁啸的引导下,仅用了两三年时间,就对原本只能充分当作玉的廉价替代品的琉璃做出了重大改进,赚了大笔钱的同时,还研制出了千里眼。太史令司马迁用千里眼观星,得出了足以震惊当前学界的认识。

这些都对刘安产生了触动,促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学术研究。

淮南门客济济一堂,争相目睹这位一举夺走淮南翁主芳心的少年俊杰。

由庶民之身,以军功封侯,成为食邑三千八百户的封君,迎娶淮南翁主,梁啸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完成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实现的目标,足以让他成为羡慕嫉妒恨的目标,同时也成为很多人学习的榜样。不少人认为听他一席谈,也许就能茅塞顿开,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成功学从来就是最畅销的学问,在重实利,轻虚名的汉代尤其如此。淮南王府门客虽然都是文化人,甘于清贫的却不多。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摩拳擦掌,想借此机会驳倒梁啸,一展自己的才华。踩着名人上位,从来都是成名捷径。

梁啸看着黑压压的人群,心里颇有些感慨。这大概是这个时代规模最大的知识分子团队了。即使数十年后太学成立,也没有这样的规模。只可惜,刘安为养这些人耗费了巨额财富,最后只留下了一部《淮南子》。

入宝山而空回,用来形容刘安最恰当不过。梁啸垂涎这个宝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今天终于有机会进山挖宝,他也非常兴奋,希望能从里面挑选出一些有用的人才。

见梁啸从后堂走出,喧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聚集在梁啸脸上。没等梁啸入座,就有人迫不及待的站起来,准备发问。

梁啸转身看着刘安。“阿舅,杀机四伏啊。”

刘安抚着胡须笑笑。“也让你见识见识我淮南的实力,莫要小视了天下俊秀。”

梁啸微微一笑:“我可从来没说我在学术上有什么成就啊。你们这么做,是不是找错了对象?要是论射艺,我倒是有点兴趣。”说着,他有意无意的瞟了淮南太子刘迁一眼。

刘迁默默地把头扭了过去,装作没看见梁啸调侃的目光。他原本打算和梁啸说笑两句,调节一下气氛,也体现出一个太子的风度,听到这句调侃,他只希望待会儿有人能把梁啸噎死。

上次在驿馆外的比赛,是刘迁这辈子遇到过的最大耻辱。兴冲冲的去挑战,结果梁啸八箭射完,他连举弓的勇气都没有。那些箭何止是射在靶上,简直是射在他的脸上,将他的尊严射得千疮百孔,体无完肤。

刘迁往人群中的亲信递了一个眼神,立刻有人站了起来。

“梁君侯,在下淮南竹由,有一个问题,久思不得其解,还望梁君侯不吝赐教。”

梁啸微微一笑。他虽然不是以目力著称,但毕竟习射多年,观察能力还是有的。刘迁与此人交流的眼神落在他的眼中,他岂能不知此人来者不善。不过,你有千般妙计,我有一定之规,引经据典我不行,讨论这些基本常识,嘿嘿,有什么好怕的。

“赐教不敢当。”梁啸很谦虚,甚至有些惶恐。“我出身卑贱,没读过什么书,只是略有小智而已。你可千万不能提什么难题,要不然,我会很丢脸的。”

刘迁笑了,嘴角微挑。

竹由也笑了。“君侯说笑了,你可是折服大儒董夫子的奇才,普通问题如何敢在你面前献丑。其实,这也是一个老问题,君侯想必也听过,也就是《列子》中曾经提及的两小儿辩日。”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在座的就算不是黄老学派,在淮南呆久了,多少对这个故事有所耳闻。《列子》中的这个故事虽说是道家调侃儒家先师孔子用的,但说得实际一点,道家也解答不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是公认的难题。

竹由一开口就拿出这个问题考问梁啸,可见战意甚浓,实在不怎么友好。再联想到他和太子刘迁的交情,这里面的意味就很明白了,绝不是简单的讨论学术这么简单。

淮南王刘安沉下了脸,瞪了刘迁一眼。刘迁一脸的无辜。

刘陵扯了扯梁啸的袖子,示意道:“这个问题……还是由我来回答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