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借宿遇同胞(1 / 2)
2002年7月,韦伯斯特乡的阳光餐厅厨房里,不甘平庸的王俊正切洋葱切的泪流满面,黯然销魂。
很多人说美国自由民主平等,纯属扯淡,只是不平等表现的很隐晦而已。比如,美国很多餐馆宁愿收留一些看见女人只会问“约吗”的黑人,都不愿雇佣没有绿卡的中国人。
阳光餐厅的秃顶老板托德肯用王俊这个外来者,主要看中了他的本事,洗盘刷碗,倒垃圾,搬货物,扫地拖地都能干,厨房忙不过来时他还可以帮忙切菜。最妙的是,他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活,只拿一个人的薪水。
切完洋葱,王俊靠在厨房门口稍歇,有些羡慕的看着服务员们抽签。
打杂是死工资,老板只给250美元的周薪,很让人郁闷的数字。服务员没有底薪,薪水却是顾客给的小费。
在美国到餐馆用餐,只要有服务员点菜送餐,平均得付15%到20%的小费,高于这个数额的,表示对服务态度很满意,低于这个数额的,表示对服务态度不满意,一般不可低于10%。
好的区域容易得到更多小费,为了公平,每天都要进行抽签。服务员抽到几号,今天就负责照顾几区,这区里的客人都由他负责,带客人,上菜,收盘,添水,收桌等等。
服务员运气好的话,一天就能获得上百美元。打杂则是一天干近12个小时,累到腰酸背疼的苦差。
“王,你发什么呆呢?快点把这两箱汽水搬到厨房里去。”老板托德叫道。只要看到员工站着不动,他就不舒服。
“知道了。”王俊点头道。
过了一会儿,托德又叫:“王,把这些食材都搬进厨房,能快点吗?再磨蹭今天扣你工钱了!”
今天是周末客人多,一直到晚上十点,王俊终于打扫完卫生,可以下班了。
他对老板说:“托德先生,我决定辞职不干了。”
托德愣了一下,摆出副笑脸:“你干的挺好啊,我对你也不差吧?为什么要走呢?年轻人现在就这么怕累吗?”
王俊摇了摇头,微笑道:“不,我干的很愉快,学到了不少东西。我想去个大城市,找份赚钱更多的工作,在去之前我得存点钱,即使到了那边没法立即找到工作,也能撑段时间。”
托德不再劝说,从钱包里抽出三百美元,塞到王俊手里,叹道:“看来你早就想好了。孩子,我建议你去安娜堡,距离这里才几十公里。如果找不到好工作,你可以再乘车去底特律。”
“老板,谢谢你的建议,还有谢谢你多给五十块。”王俊笑道。托德虽然小事很多,至少不拖欠工钱。
他在这里找工作,更多是为了锻炼沟通能力,有时间就和人聊天。结果不错,虽然他的英语发音不是很标准,对话没问题。
清楚自己是个过客,王俊没有在韦伯斯特乡租房子,而是在贫民区找了间没人居住的老屋暂住。稍微打扫了一下,没水没电,他为了省钱什么都能凑活。
托德拍了拍王俊后背,和他一起出了餐厅,像个长辈一样鼓励说:“你很能干,也很有冲劲,我相信你会赚到钱的。”
“谢你吉言。”
虽然在美国一无所有,王俊却总能面带微笑的生活。虽然薪水很少,他做事却很认真。他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尊重。
第二天,王俊背上旅行包向安娜堡进发。
一周时间,以1比8的汇率赚了两千四百块人民币,王俊很满足,他相信到了大城市会赚的更多。
安娜堡是密歇根第六大城市,也是距离他所在位置最近的大城市,那里有将近四万人是学生,多年被评为美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居民受教育程度全美名列前茅。单是这些特点就对王俊有足够的吸引力了,甚至好过底特律。如果有钱了,把乐莹接来,让她读密歇根大学就很好。
王俊搭了一辆车,这次没那么好运,司机的目的地是安娜堡附近的乡镇,剩下的路他只能再想办法。
王俊在小镇的篮球场边凑活了一顿中午饭,顺便观看了本地人**。单挑10球一局,轮流进攻,先进10球算赢,赢一个球10美元。
赌注不小,穷到恨不得一元硬币竖着削成两半花的王俊有点蠢蠢欲动,不过看了那些人的表现后,他毫不犹豫把脖子又缩了回去,还是安静的吃饭吧。
几个黑人的速度实在太快了,跳的也高,身高一米八左右就能轻松扣篮,急停跳投也高度惊人,根本不可能封盖。王俊感叹业余球员都这么厉害,美国不愧是篮球国度。
下午他离开了小镇,从两点一直走到天黑,没再搭到车,也没看到城市的影子。
他开始头疼起来。不是走错方向了吧?惨了,难道今天要在树林里、草地上露宿?这里可够冷的啊。
密歇根州白天晚上温度差距很大,哪怕是7月份,露宿也很痛苦。而且王俊没有帐篷、睡袋,恐怕会成为蚊子们的血袋。
他又走了一个小时,还没搭到车,看到前方路边有淡淡的光。
运气啊。在这漆黑的环境下,王俊就像迷失在茫茫大海的小船看到了希望的灯塔。他走过去,发现在一片宽阔的草坪上,停着一辆漂亮的房车,一看就很高级那种。
王俊早走累了,厚着脸皮就去敲门。在房车里睡一觉,说不定明天他还能被带去安娜堡呢,一举两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