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1 / 2)
柳家三爷——小柳他爹老委屈了,他说的句句都是实话,怎么就没人信他呢?
族里头忙着开祠堂祭祖宗,压根就没人有工夫理会他。这要是他不胡闹,看在他生了个进士儿子的份上,隔房的亲朋还会凑过来闲聊一番,不说旁的,跟进士爹借点儿喜气总成吧?他倒是好,一叠声的说不可能,这已经不是添乱了,是触新科进士的霉头!
结果,他还给委屈上了!
老族长只是把人给轰走了,得了信儿的小柳他爷举着老烟杆子就要打人,亏得小柳他爹跑得快,这要是给砸实在了,一脑门子的包倒还是其次,关键是太丢人了!
就算老子打儿子是天经地义的,可谁家年过半百的儿子还被老子追着揍的?小柳他爹玩命的跑远了,还不敢再回来,只得躲在角落里远远的看着族长开祠堂祭祖宗。
等祭祀结束后,小柳他爹思来想去,还是忍不住寻上了老族长。
“族长,您听我说句公道话,这事儿肯定不对。泰儿那是我亲儿子,我能不盼着他好?可您老人家仔细琢磨琢磨,他那学问是什么水准?还不如我呢!”
“他打小就蠢,那么多子侄里头,他就是独一份的蠢。光蠢也就算了,他还淘气,坐不住,成天不知道在瞎想什么,考个秀才都能考两回。这德行,能中进士?”
“要我说啊,肯定是上头弄错了,咱们家得派人上京城好生问问,万一出了错,也好赶紧挽回。再不然……”
小柳他爹忽的严肃了起来,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面色也愈发难看了。
老族长心下一咯噔,忙问他想到了什么。
“我想呢……”小柳他爹面沉如水,语气更是沉痛得像在致哀辞,“族长您到底给了那小子多少钱?您不用哄我,族里的规矩我知道,甭管去考什么,盘缠都是从公中出的,您一定给他钱了!”
“那倒是。”老族长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倒还真点头应了,毕竟这事儿原就没什么不能承认的。
“给了他多少银子?”
这考童生、秀才,包括去府城里考举人都是有定额的。准确的说,柳家这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多半都是有前例可循的,后辈子嗣甭管要做什么,只需照旧即可。
问题是,柳家最能耐的祖先也就考了个举人,且考中之时也已近古稀之年。所以那位直接就没去京城考进士,而是就近寻关系谋了个缺儿。
可以说,大柳和小柳开创了柳家的历史,他俩头一份上京城赶考之人,当然也就没什么旧例可循了。
小柳他爹一脸的焦躁不安,连声追问着:“族长您倒是快说呢,出门那会儿到底给了多少银子?该不会是那小子拿银子贿.赂了主考官吧?天呐,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
老族长:………………
饶是老族长自问这大半辈子经历了不少事儿,也好悬没给气出毛病来。待好不容易喘匀了气后,他抬手就一巴掌糊在了小柳他爹后脑勺上,那架势跟大柳招呼他弟时简直一模一样。
“你问我给了你儿子多少银子?我告诉你,我给了足足他两百两银子!多吧?够大方吧?你要是能考上举人,我不走公账,我掏私房钱让你去!我我我、我这就去找你老子,看你老子不抽死你!!”
两百两银子真心不少了,他们这地儿离京城其实也没多远,一路上的花费充其量也就二十两银子。当然,这只包括车钱和吃喝住宿费用,不包括采买东西。
至于京城那头,虽说物价是比县城这边贵了些,可基本的生活所需却是相差无几的。正常情况下,一家五口人一年下来也就花销个五到十两银子,就算柳家两兄弟要额外花一笔赁房舍的钱,以及购买文房四宝的钱,那两百两银子也足够他们潇潇洒洒的花用个三五年了。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两百两银子又不算多了。
孟家置办的四进大宅院就花了三千两银子,这都是诚意价了,一点儿都没吃亏。还有,周家阿奶先前在闹市街面上购置的酒楼铺面,哪个都不低于一万两。
这么一算,两百两银子还真不算什么。
反正要说行.贿的话,连个秀才都不一定能贿.赂回来。真要想走门路,起码也得弄些孤本古籍、古董玉器吧?那些可都是有价无市的,两百两银子人家都未必肯让你瞧上一眼。
小柳他爹被说服了。
准确的说,他要是还不服,他老子也一定会让他心服口服的。
不过,就算明面上是服气了,等回头小柳他爹就带人上京去了,他的理由特别高大上。
——既然侄子和儿子都中了进士,那总得留在京城吧?既然要留下,也该置办个宅子吧?就算先前他们带了不少银子,可那是日常花用的,要安家置产肯定不够。
于是,小柳他爹带齐了银两,甚至为此还卖了两件心爱的名家书画,领着子侄族人,其中也包括了大柳、小柳的妻儿,一群人雇了七八辆车浩浩荡荡的往京城去了。
至于地址,来报喜的人早就给说了,自是孟家的所在。因此,柳家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进了京城后,径直去了孟家。
旁人也罢,反正小柳他爹发誓一定要问个清楚明白。
横竖他就是不信!!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自己萌萌哒!
晚安明天贱ヾ( ̄▽ ̄)bye~bye~
☆、第179章
柳家一行人雷厉风行的程度完全出乎了周芸芸的意料, 他们到达京城时已是半晌午了,赶到孟家把女眷和孩子先放下,之后就去寻了街面上的牙行, 等到快傍晚时分,就已经赁好了院子,并成功的将大柳和小柳搁在孟家的所有行李都卷走了。
要不是柳家的人看着就极有文化涵养,周芸芸都要以为他们是骗子了。要知道,等这些事儿全部办完后, 孟谨元倒是回来了, 柳家俩兄弟包括唐书生都尚未归来。
彼时, 孟谨元已经在翰林院正式为官了, 因着他年岁尚轻,加上入职时间也短,多半时间都是跟在老翰林身后多看多学,极少有真正主事的时候。总的来说, 闲倒是不算清闲,可活儿也不难,都是跟书籍典故打交道的,想要功劳是不可能的,不过就是先熬资历。
孟谨元觉得翰林院挺适合他的,撇开年岁资历问题, 他很清楚自己最大的长处短处都是毫无背景。
“寒门子弟”这个词儿有时候挺微妙的,像先前圣上钦点一甲三人,两位是世家子弟, 那么必须有一位出自于寒门。孟谨元不觉得自己的学问真就出类拔萃到那份上,无非就是占了今年考题偏时政的便宜,另外就是圣上有意提拔寒门子弟。
然而,他既占了这份便宜,那就不能立刻选择站队,偏三省六部里头各方势力交错,若是不站队保持中立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将自己立成活靶子。
在这种情况下,翰林院其实是唯一的选择,只因这里算是朝堂中极为难得的净土。更别提翰林又有真正的天子门生之称,且本朝的规矩摆在这儿,非翰林不得入内阁,孟谨元深以为,就是叫他在翰林院待个十来年,他也是极为乐意的。
只是如此一来,柳家两兄弟就有些尴尬了。
像唐书生,别看他孤身一人就带了个小厮赴京赶考,其实人家也是世家子弟,只不过是落魄世家。可烂船都有三分钉,就算唐家不可能把手伸到京城里来,可在他的家乡想法子谋个缺儿还是容易的。因此,他反而不用太过于操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