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几经波折(2 / 2)

加入书签

不过,海珠市政府也出面接待了韩皓的到访,市长还向他介绍了当地投资环境。双方进行了一次闭门会议,没有对外公布,但会谈内容很快就在内部流出。

韩皓正式向海珠市政府表达了战略入股格力的意愿,前提是格力坚持自己独立发展。甚至,他还提出如果海珠市真要出售格力,那么自己旗下专门从事投资的基金将有兴趣出更高的价格接盘,因为格力现在真是被低估值了。

在离开当地之际,韩皓终于在机场接受了记者的简单采访,对是否有意参与对格力的并购竞争一事,他做出了肯定回答。

“当然,格力电器是一块非常优质的资产,只要简单学过财务分析的人都能看得出。通过这次亲自调研,让我更加坚信这一点!”

没想到韩皓竟然亲口承认了此事,这让获得第一手资料的记者们兴奋不已,他们继续就敏感问题追问道。

“你认为格力到底值多少钱?”

要知道9个亿数字在记者调查下基本属实,美国人只愿意给这个报价,到底韩皓会开价如何,可是一大新闻热点。

听完记者的提问,韩皓欣然一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伸出右手食指跟中指做了一个手势,然后就转身进入贵宾通道登机。

咔嚓一声,韩皓摆手的照片被记者拍了下来,放到了次日新闻之中。

“中华集团有意加入格力的争夺战,不过出价却是一个谜!”

到底韩皓的手势是一个V字的胜利标志,还是表示这是一个2字?就算是2字的话,出价是20亿人民币呢,还只是2亿美金,让记者们私下争论不休。

不过韩皓加入抬价,还是立马取得了效果,海珠市政府方面开始觉得当初的出报价确实过低,希望跟美国人重新开始就价格谈判。

这让开利公司的谈判代表不乐意了,他们来到中国许多地方政府都是求着自己收购当地企业,本来跟格力谈得好好的,现在却出现了变数,尤其要求加价的行为让他们很不爽。

不过跟美国总部汇报后,得到的指示却是尽快在合理范围达成收购协议,就算价格上涨一倍也不惜代价。抄底中国市场的时机可谓是转瞬即逝,尤其现在中国媒体开始热议这次收购,让美国人感到事不宜迟。

以18亿人民币获得中国家用空调市场第一的企业,尤其对方年销售收入达到130亿,低负债高利润,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这笔钱只需要3年时间就能回本。

本来海珠市政府还有些忐忑,己方要求提高报价会导致美国人不快,没想到对方真的同意增加报价,一下子把价格提高到12亿人民币。甚至暗示月底前签约的话,还能把价格再网上提高1个亿,并且今后对海珠市的投资还能翻上一番。

这让地方官员大为高兴,感谢韩首富来海珠市走一趟,就给地方多带来几个亿的收入。

美国人愿意大幅提高报价,这让原本被人诟病的低价阻碍不复存在,尤其他们描绘帮忙格力打入国外市场的愿景让海珠市官员很是期待。资金、技术以及市场,都一次性完全解决了。

听到这个消息,董奇珍真是急得连续失眠,原本想搬来的救兵,没想到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政府对格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就算韩皓出再高的价格,他们依旧可以选择把企业交到更合适的竞购者手中。

面对格力出售给美国人是已经不可避免的趋势,事情又迎来了转机。

能决定格力命运的是政府,而能拯救格力的依旧是政府,只不过是更高级别的政府。

南粤省政府派出了一个调查组来到海珠市,叫停了跟美国人的谈判,要求把签约仪式延后,待调查结果出来后再做定夺。

原因在于商务部致函南粤省要求对格力出售进行严格审核,同时省里一把手也批示妥善对待格力这样的民族品牌,要减少行政干预用市场化方式解决问题,多倾听格力内部员工的意见。

“可卖可不卖的话,还是不卖为好,留点家底给子孙后代。”

这是书记一把手批示的原话。

当调查组在格力上下得到不同意卖身,愿意独立发展的意向,以及本次出售都是政府官员主导的结论后,出售格力的方案已经失败。

董奇珍很恰当提出要保持自主权,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的计划,用来替代出售格力的方案,获得了调查组的赞同。

自此,格力终于躲过一劫,开启了全新的征程。

没想到由格力引发的风暴,却没有结束,依旧在中国大地上回荡,韩皓又卷入到另一桩并购活动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