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 / 2)

加入书签

“嗯?”轮到薇珑一头雾水了。

“不是因为您瞧着我上了年纪,怕我忘事,才每日吩咐一遍么?”

薇珑反应过来,忍俊不禁,“是我变得絮叨了。”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紧张兮兮的。

那天,周家的事有了结果:

周国公上了一道认罪折子,自请辞去户部侍郎的官职。

对于派人尾随平南王,周国公给出的解释是有意随着平南王的足迹,找到名士、隐士的栖身之处,日后有了机会,让周益安登门请教诗词歌赋、修建园林的学问。

之所以如此,理由是周益安习文练武都无所成,加之钟情黎郡主,一心想步黎家父女后尘,周国公便想针对儿子的喜好悉心栽培,日后若能到工部效力,再好不过,这才有了纵容他的安排。

生生的把处心积虑说成了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

皇帝召他到养心殿的时候,黎兆先、六位阁老都在。

首辅程阁老委婉地讲情,请皇帝宽恕周国公教子无方之过,准许辞官的请求,就此了结此事。

首辅如此,别人当然不好唱反调,情愿与否都出声附和。

皇帝沉吟多时,以眼神询问黎兆先。

黎兆先见皇帝态度有所松动,加之对薇珑实在不薄,自是颔首一笑,恭声请皇帝按照程阁老的建议下旨。

他也是在官场行走过的人,怎么不知道,周家有着百余年的根基,周家老祖宗是能名留青史的有功之臣。

而且,他到底是没在行程中出任何岔子,落在外人眼里,怕是连虚惊一场都算不上。

综上种种,皇帝就算看在周家老祖宗的情面上,也要网开一面。

最关键的是,在内阁分量最重的程阁老出面讲情——这是周家现在的根基。

皇帝准奏,随后却加上一条:“周益安的世子头衔,暂且搁置,两年后观后效。若到时候毫无建树,周家的荣华,不如另选贤才承袭。”

周国公面如土色,却还要诚惶诚恐地谢恩。

到底,皇帝还是罚得太重了些。对他辞去官职一事,一点儿惋惜之情都不曾流露。他就那么不中用么?

最要命的就是对益安的发落。两年,那么久的时间,益安又是那样莽撞的性子,如何能担保不出差错?

·

薇珑听完周家一事原委,沉默良久。

德妃那件事还没查出着落,又多了一个程阁老。

也怪她,交给吴槐的事情太多,他几头忙着,进展就慢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