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1 / 2)
走在最前面的几个人,整齐划一,衙役打扮的模样,他们在前面走,后面黑压压地跟着大部队,清一色的全是汉子,至少有几千人之多。
“啥啊,大过年的,还不能消停,就不能年后再去吗?”
人群中,传来不满地小声议论,有人面色愁苦,有人麻木,表情不一,却无人带着喜悦,等大批人过去之后,在后面跟着马车,牛车,还有三三两两背着包袱,挂着篮子的家眷,莫小荷看这般场景,和她当时陪着顾峥服徭役,一般无二。
看样子,这群人都是官府在周边几个城池挑出来的壮汉,送到边境城池去服徭役,过年都不让人安生,加紧修筑防御工事,难道说,两国关系又紧张了吗?
对于战争,莫小荷了解甚少,从未经历过,只能靠仅有的想象力。暮色将至,残阳如血,厚重的城墙下,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到处是破败的景象。
老人小孩的啼哭声,百姓们穿得破破烂烂,流离失所,还应该有什么?对于一个没有亲历战场的人,别指望她能有什么想象力。
莫小荷唯一一次经历,山匪屠了村子,顾峥怕她害怕,一直在身边小心保护,而后他和兔子精徐雁回击杀山匪,又用手捂住了她的眼睛。
“夫……夫君。”
还是有点心慌,莫小荷打开前面的车窗,呼唤顾峥,忧国忧民的事不适合她,活在当下的小人物,只适合过自己的小日子,可她明白,若战火纷飞,她的生活不可能不受干扰。
“恩。”
顾峥知道娘子担忧什么,转过身,放下马鞭子,粗糙的大手,紧紧握住她的小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亘古不变的道理,金矿非比寻常,不仅仅是两国异动频繁,南边几个小国,也开始有自己的算盘,谁都想分一杯羹。
就看大越和大吴如何处理,大吴本是头等的强国,向大越屈从二十多年,表面上的平和,还能持续多久?不然,为什么莫家会着急让族人迁移,恐怕是早感应到了不对劲。
前几日顾峥带来历城的消息,让莫小荷心里有点恐惧,但来的快去的快,如今,在看到这么多服徭役的人大规模出现,这种恐惧感再次浮现,与其随遇而安,不如未雨绸缪。
路越来越宽敞,马车被顾峥赶得飞起,普通的马,不如历城的汗血宝马有力气,走走停停,天边已经呈现出一片黑灰色,才刚刚到达三岔路口。
路口处,如夫君所说,有一处面馆,与其说是面馆,还不如说是个棚子更为恰当。四面用油毡布围着,上面是个茅草顶子,周围已经挂好了照亮的油灯。
面馆旁边,停着一辆略显得华丽的马车,四周低垂着流苏,流苏上,点缀了玉珠子,车厢宽了一大圈,前面两匹拉车的马,四只矫健,非比寻常。莫小荷多看了几眼,她在历城,京都,多华丽的马车都见过,只是因为,马车看着有些熟悉。
“老板,来一碗阳春面,少放葱花。”
顾峥从赶车的位置跳下来,他自己可以用馒头糊弄,但是娘子得吃一口热乎的,尽管味道不怎么样,总比空着肚子要好。
“对不住啊,这位客官,小店今儿不做生意了,这不,没剩下多少面条,都被里面的贵人包下了。”
没多少面条是假,因为三岔路口常年有人路过,经常是三更半夜,这家面馆的老板精明,白日他自己打理,晚上让儿子来,家里全数亲戚轮班上阵,一年下来,银钱并不少赚。
因周围荒山野岭,只有一两个的小村落,面条贵一些,合乎常理,赶路人,能买得起吃食的,很少有人因为几个铜板计较,老板才是真的闷声发大财。
“哪里来的乡巴佬,快滚!老板,咱们夫人给你的银子少了?有那工夫闲磕牙,还不如把面条赶紧做好了端上来!”
马车上下来个婆子,骂骂咧咧几句,“若是耽误我们家夫人用膳,治你的罪!”
婆子长得尖酸刻薄,背着手,呵斥老板,面馆老板是个人精,得知马车上的人必然得罪不起,点头哈腰,手下动作却不慢,这些人来了后,丢给他一锭银子,足足十两,让他又惊又喜,“马上就好,马上就好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