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 华沙上(2 / 2)
继续往南就要说到华沙的事儿了,7月上旬,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的部队几乎是同时抵达了斯瓦河畔。稍有不同的是,罗科索夫斯基的主力基本到齐,而朱可夫赶过来的仅仅是先锋部队。这场双架马车之间的竞争似乎是罗科索夫斯基稍微赢了那么一点点。似乎罗科索夫斯基就要成为华沙解放者了。
对此朱可夫当然是有些不服气,军人嘛谁不喜欢荣誉和勋章,尤其是华沙这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城市,能够解放这样的大城市不光意味着军事荣誉,还意味着政治地位。名誉和地位谁不想要?
所以一度朱可夫是四处游说,不说完全独霸华沙解放者的头衔,但至少也得分一杯羹不是?只不过让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既有些失望又有些郁闷的是,李晓峰否决了他们俩的提议,某仙人建议——对华沙围而不打!先围困几个月再说。
李晓峰为什么提出这种和稀泥的建议呢?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华沙虽然是红军挺进德国路上的第一座大城市,具有强烈的象征性意义,但实话实说,这也就是点象征性意义而已。后面还有柏林、阿姆斯特丹等一大票更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城市,区区一个华沙算得了什么?
第二原因就很实际了,华沙这种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绝对是后勤上的巨大负担。一旦解放了这座城市,百万人要吃饭、要穿衣,这是一个巨大的包袱。红军的后勤保障本来就是勉力而为,再背上这么这么一个包袱还怎么开得动?
在李晓峰看来,华沙这种大城市根本就是赔本的买卖,拿下它只是面子上好看,但里子是赔得干干净净。还不如绕开它,继续向着波兰纵深发展去更快的攻城略地来的强。
至于李晓峰不打算拿下华沙的最后一个原因,那是他很清楚波兰人很快就会起义作死。看着波兰擦脚布被德国人干掉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历史上德国人不就在华沙干掉了20万擦脚布。能省一点麻烦,能减轻一点负担那就是一点,战后物资可是很紧张的!
有同志可能要说你这不人道,你这很残忍。再怎么说波兰也是二战受害国,也为二战出过力,这么弄人家太不厚道了吧?
厚道吗?波兰人本来也不厚道好不好。一年前的1943年4月19日,华沙的犹太人发动起义,那时候波兰人是怎么选择的?不光是当打酱油的围观党反而还助纣为劣,你做初一李晓峰为什么不能做十五?
反正他是听看不惯波兰人的臭德行的,一说起二战,就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说希特勒不是好东西,还说苏联也是坑他们(卡廷惨案)。卡廷惨案的事儿就不多说了,1921年你们是怎么对待红军的?出来混的有些债肯定要还,总不能老是选择性遗忘吧?
再说希特勒奴役波兰的事儿,波兰人真有那么惨吗?看上去似乎是挺惨的,看数据波兰大约损失了五百六十万到五百八十万人。但是咱们不能光看数据,还得仔细分析,这五百八十万人里全都是“波兰人”吗?从国籍属性上说,他们确实都是“波兰人”,但是从种族属性上说,这五百八十万人中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犹太人!
整个二战中,荷兰、匈牙利、波兰的犹太人一共死亡五百七十万,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表明波兰死亡的犹太人一共有多少。但是我们从匈牙利和荷兰的死亡数据中推算出波兰大概死亡了多少犹太人。整个二战荷兰一共死伤军民30万人,匈牙利死伤军民58万人,也就是说这两国军人、老百姓(算上犹太人)一共伤亡还不到一百万人。可以想象这其中犹太人所占的比例会有多少。
甚至咱们就用最大的恶意估算,荷兰、匈牙利死的都是犹太人,再套用三国犹太人伤亡数据570万,一减掉还剩多少?482万!再看看波兰军民伤亡数据,一共也才560万到580万,也就是说正儿八经的波兰人才死了不到一百万,剩下的全是犹太冤魂。
更何况咱们前面还是以最大恶意估算的荷兰和匈牙利的数据,事实上这两国死亡的不可能全都是犹太人,可想而知真正的波兰人伤亡能有多重?
那么波兰人在二战中对犹太人很好吗?是真心将犹太人当成了自己的同胞吗?答案是否定的,波兰的那几个大型集中营里,作恶最厉害的就有波兰人,他们屠杀犹太人的时候可真心没有一点儿觉得这些可怜虫是自己的同胞。再看看战后波兰人对犹太人的态度,依然是喊打喊杀,战后波兰是掀起了一股驱逐和迫害犹太人的高潮,仅仅在1946年7月到9月,就有六万叁千多犹太人被赶出了波兰。
所以波兰人真心是不值得同情,真心是很假。自然的李晓峰也没兴趣解救他们,你们就继续作死去吧,死得越多越好!
在李晓峰的规划中,波兰直接碾压过去就可以了,真心不需要付出太大的精力。反正就算给这群擦脚布太多好处,未来他们也是白眼狼。想当年,苏联对波兰真心算是东欧国家中的头一份了,后来呢?看看后世反俄最厉害的叫得最欢的是谁,就是波兰!
所以,李晓峰才施加影响力让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两大攻击矛头绕开华沙径直向前。至于华沙城内的德军,后面不是有第二线充当预备队的中央方面军么,二线部队打硬仗是差点,包围一座城市还是相当轻松惬意的。
继续向南,捷克斯洛伐克是华西列夫斯基的菜,想必不管是布拉迪斯拉发和布拉格会让他满意的。至于科涅夫,进攻的路线上也有布达佩斯和维也纳,他应该也能够满意。至于最后的柏林归谁,那就得看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谁的动作快了,这个目标会让他们充满干劲的。至于这二位中的失败者,李晓峰也准备好了安抚的手段,君士坦丁堡对于斯拉夫人来说,意义恐怕比柏林更大!
反正李晓峰已经将战后的利益分配得七七八八了,不说让红军的将领都满意,但肯定是人手都有一份,也算是皆大欢喜吧!
八月二十五日,就在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接到李晓峰的命令,将包围华沙的工作交给刚刚赶上来的中央方面军准备全军西进的时候,华沙起义爆发了。
按照华沙起义领导者博尔.科莫罗夫斯基的意思,德国已经快要崩溃了,如果波兰人不赶紧奋起一把,将来波兰的政权就要落在苏联的手里,这不等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白打了?
博尔.科莫罗夫斯基认为必须抢先发动起义,只要起义成功,迎回在伦敦的流亡政府,这样英美必然会支持波兰,到时候波兰就可以将讨厌的俄国人赶走了。
实话实说,这种想法很天真,因为苏联绝不可能坐视波兰脱离自己的控制,更不可能让波兰投入英美的怀抱。只能说博尔.科莫罗夫斯基想得太简单,当然其中也有英国尤其是李尔文和军情六处的功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