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蒋团长(2 / 2)

加入书签

真弄个步兵师出来,上万人到了战场,想靠号声、哨声、旗语达到令行禁止不是不可能,就是难度有点高。

想达到这种状态得经过长期训练,比如禁军的士兵,一当兵就是十几年,平常在训练啥?主要就是阵型,也就是作战时如何及时执行命令,练这么多年也不见得全能达到精兵的水平。

新军真没那么多时间去琢磨如何排演阵型,热武器作战也不需要太复杂的阵型,能做到列阵、上膛、举枪、射击的大致统一就够了。

训练的重点主要放在对武器的熟练度上,还要学习简单的野外生存、土木工程、认图急救等等技能。谁上膛快、举枪稳、挖战壕快、会躲避危险,谁才是精兵。

说白了吧,这就是作战方式、使用武器的不同,造成了军事指挥思想和军事编制的变化。适合的就是对的,没有那个好那个不好的说法。

其实到了战场上,团长也没法直接指挥基层士兵,连才是标准作战单位。只要连长、班长能听懂号令、看明白旗语,整支军队就可以具备基础战斗力。

团长和更高级的指挥官需要操心的不是士兵如何作战,而是要全面把握战场局势。比如说什么时候该加强火力、什么时候该收一收、什么时候该追击、什么时候该撤退、什么时候该向友军靠拢……

军队的编制除了为作战指挥服务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核定士兵的升迁。当兵打仗其实也是一门手艺,更是一项工作,和种地当工匠没任何不同。

种地的指望多收获粮食多拥有土地,做工的盼着多拿工钱当大匠,当兵呢?同样也有升迁、加薪需求,而且更强烈。

想让士兵在关键时刻别掉链子,那就得也让他们有相应的收获,还不能吃大锅饭,那样培养出来的不是精兵,而是兵油子。

伴随着军制的军衔制度就是士兵的粮食、土地、工钱、级别。这次洪涛更懒,直接就把工匠的级别套用了过来,士兵分成三级、尉官分三级、校官分三级,每一级的工资都是不同的,且差距尽量拉大。

士兵不按照个人评定升级标准,而是以班为单位集体评定,这样可以避免个人英雄主义。你个体再强大也不能光想着单干,没任何作用,只能想办法融入集体更好的完成作战任务才有机会升级。

至于说抚恤金、伤残补偿金之类的名目暂时还没有。这也是为了符合时代的要求,这个年代当兵打仗真没那么娇贵,只要能按时拿到粮饷就很不错了。

人这个玩意吧,不能一下就把好处给太足。从吃糠咽菜直接到顿顿鸡鸭鱼肉,很快就会吃腻,然后就不觉得这种生活有什么幸福的。

好处得一点一点的增加,先往菜里放够盐,大家就觉得比以前清汤寡水幸福,等盐被习惯了之后再来点油腥,大家就又会觉得生活每天都在进步,心气也高。

不过洪涛也没太抠,他变相的提高了一下军人的地位,凡是因为伤残退役的济州岛士兵都会优先安排比较好的工作。

但千万别以为他光是为了军人家庭着想,如果光这么想宸娘和犹太长老会也不会答应,那得付出多大成本啊。

这么做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新军士兵服役期间要读书认字,还得学习简单的制图、医疗、机械、土木工程知识,如果是海军的话学习的技能更多。

不用聊其它的,仅仅就能写能算这一个技能,就比大宋百分之九十的人强,放到工坊或者后勤管理部门去总比刚从扫盲班里出来、啥市面也没见过的人强。而且士兵意志坚定、思想统一,习惯于服从上级指挥,比一般人反倒好管理。

用宸娘的话讲,全世界最坏的人就是她的爹爹,算计啥都能算计到骨子里去,可看上去全是大善人干的事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