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忽悠德国公使(2 / 2)
“哈哈,张都督说的这些都是以后的话了,既然张都督是准备来贷款的,那不知道张都督想要怎么多少,怎么个借法?”哈豪森自己不愿提,转而问起张一凡的贷款问题,等于间接是默认了一些事情。
“我需要向归国借款3亿马克。”张一凡心中的打算当然不止这些了,不够需要一步步的来,不能着急。
“我没有听错啊,3个亿的马克,你知道那是多少吗,,而且我还不知道你有没有还款能力,张都督,你不觉得这是一个笑话吗?”哈豪森确实想要发笑了,这个张都督是不是脑子坏掉了,你以为3个亿的马克很少吗。
张一凡笑一笑,3个亿的马克并不算多少,对于现在的一些经济情况张一凡不是非常的清楚,但是多少也清楚一些,清朝末期基本上有1个亿的财政收入以上,清朝解体前1911年估计有3亿两白银的收入(主要是靠工商业发展的商税。)。清政府在庚子赔款中,为了赔款银2.3亿两,不得不向帝国借款,总额达到3亿两,从而使得对日战争的赔款变成了外债,高达4.5个亿(本息总额高达9.8个亿。)那么在这样的数据面前,自己的这点钱算什么呢,不就是3个亿的马克吗,算成白银的话,估计也就是6000万两而已。而且张一凡知道这个时候的帝国都想要资本输出,只是没有需要合适的价码,自己的这个价码并不低了。
3亿的马克真心不多,何况自己是用来购买德国人的机器设备,那么德国人肯定是非常愿意的,张一凡猜想是哈豪森嫌弃自己开的价码低了。
“公使先生,3个亿的马克,并不算多少,更何况我是用来购买贵国的机器设备,也就是说这3个亿的马克并不需要现金,而是用机器设备折算,这其中的账是怎么样的,还需要我替公使先生说嘛。至于还款能力的话,这一点公使先生不必担心,我可以用福建海关税收收入作为抵押给德意志帝国的。”
哈豪森一听,知道这个张一凡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而且最主要是张一凡向德国人的贷款只能用来购买德国的机器设备,这将是一笔非常划算的生意,而且这些钱借出去并不是不还的,还是要还的,而且还有福建海关作为抵押,那么这是一笔怎么算都不亏的生意啊。
哈豪森和张一凡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就表示自己同意了,但是因为涉及到的数目不小,自己需要上报国家才可以,自己没有权力定夺。
张一凡哈哈大笑说道不急,说是还有一桩合作项目,那就是德国人投资造船机器设备,还有技术人才,自己提供材料人工为德国人免费制造军舰。
哈豪森一听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呢,张一凡继而解释到说,德国需要提供的是能够生产目前先进的无畏级战列舰的机器设备,人才,而且在10年之后,所有的机器设备都要归到自己福建军政府的手中。
哈豪森一听直接摇头说道不行,无畏舰是不能的,张一凡退而求其次要求那种将近万吨的重型巡洋舰,条件还是跟上述的一样。
尽管是这样,哈豪森一听还是让自己德意志帝国非常占便宜的事情,也就答应了下来,同样说道这是大项目,自己没有权力批准,需要上报国家去了。
在这次谈判中,张一凡其实被哈豪森占去了很多的便宜,但是张一凡既然不准备归还的话,管他现在占多少便宜,要不是为了不引起德意志公使哈豪森的疑心,张一凡干脆就连谈的心思都没有了,干脆一屁股答应了德国人算了。
自己向德国人贷款的那2亿马克的资金,自己并不能提取现金,而是必须用德国的机器设备折算的,而且年利息高达15%,这其中让德国人占去了多少便宜就不说了,但是张一凡无所谓的。
张一凡虽然已经和德国人商谈过了,并且也算是暗中答应了作为德国在中国的代言人,那么自然是不好再和其他的国家公使商谈了,但是只要自己和其他帝国的合作是在暗处的话,那么谁会知道呢,而且现在和德国的关系还算不上是真正的代言人。
将德国人忽悠之后,张一凡准备将俄国人也一起忽悠,然而俄国人并不热衷在福建的势力,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张一凡只能不了了之了。
张一凡用同样的办法忽悠了意大利,从意大利那里忽悠了将近4000万两白银的贷款,同样是用机器设备折算成为贷款的,不过用来抵押的就是福建的开矿权了。
张一凡简单的算了一下,自己从德国还有意大利那里忽悠来的贷款就有将近一个亿的白银,这足够在福建境内搭建起一个完善的工业体系,可能就是规模不够大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