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准备一箭双雕的告发(1 / 2)
孙道仁这个人不能够算是革新党,应该算是投机倒把类的人士。许崇智这个人属于孙中山的一派的人,早期是很有革新的决心,一直追随孙中山,孙中山在去世之后,许崇智实际拥有的权力绝对是属前三的。
廖仲恺被杀,导致他被迫远避海外,从权力巅峰中下来,再没有机会掌权。
这两个人张一凡还是有点了解他们的,如果这个时候掌握这两个人就等于是掌握了福建的新军,就等于只拿下了福建。
两人都是属于需要拉拢的人,需要发展的人,尤其是许崇智这个人,虽然后来听说迷失权力丧失革新斗智,但是这个时候的许崇智还年轻,也是二十几岁的人正是激情澎湃,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年纪,正是可用。
即使不能将这两人拉拢到自己这边的话,起码也要让他们提拔提拔属于自己的那波人马才是。
至于怎么样才能那下这两个人张一凡心中有了计较。
这两个人须得用不同的办法,找个时机,找个名头见见这两个人,一步步的来,还不能着急。还有一个人叫做彭寿松也是在福建起义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过这个人现在已经没有任官职了,而且不在福建,而是参加哥老会。
这三个人在辛亥革命后把持了福建的军政大权,孙道仁任都督,彭寿松参事会会长,许崇智革新军总司令。
孙道仁年纪大许崇智不少,1865年出生官宦之家。早年就随着父亲参加中法战争,,后来也镇压过农民起义,后来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不久,更是长期掌管福建的部分乃至全部军权,他是在辛亥革命前夕才加入复兴会的,也就是不算是革新党人。在二次革新的时候托许崇智的后腿,后来攀上黎元洪,到北京任职的。
彭寿松,是他在辛亥革命前夕促使孙道仁加入复兴会,带领哥老会的闲散官兵以及学堂学生配合新军起义。福建光复之后,实际上彭寿松身兼数职,权柄很大。后来因为骄横,众人上北京请愿,袁世凯趁机撤去彭松寿职位。
许崇智的主要作为还是在广东,二次革新失败后就流亡海外了。
还有太多太多的问题,不过这并不是目前张一凡所考虑的,而且都是日后的事情了,随着历史的变局,后面的事情也不见得会发生的了,现在就没有必要考虑了。现在只至少清楚孙道仁现在是福建新军的掌权人,许崇智是协同,是一个复兴会的人。
清楚这些,张一凡基本上已经定了对付这两个人的方案,不过那些资料都是后世的人编写,还要等张武将许崇智与孙道仁两个人的资料呈上来之后,自己在判断判断,就基本上可以。
张武等调查孙道仁以及许崇智并没有耗费太多时间,都是一些生平事迹,算不得什么隐秘的,从这些事情张一凡也能将两个人看个大概了,怎么对付这两个人也有一个大概了
突然之间张一凡心中生出了一个计谋,有点小恶毒的计谋,不过那个计谋就是调查那些在新军中复兴会的罪证,将这些罪证递交满清官员,那样做的话,这样做的话需要情报部的强有力配合,同时不能自己出面,不然的话就会大大的得罪复兴会,得罪复兴会不要紧,只是这个时候得罪全国最大的革新组织复兴会,难免会在全国的革新党人中,声名扫地。
况且自己的力量有限,或者说现在的情报部才刚刚成型,还不知道具体能力几何,这一次需要调查的事情并不是一些小道消息,而是需要掌握确实的罪证,不免就有难度了。
而且不能将复兴会的那些人全部一网打尽,不然到时候失去了复兴会的力量,光靠自己想要革新,难度就会大很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兴许只能在福建广东浙江三省动作,不过光是这三个省份就不知道自己情报部能不能完成任务呢,单单一个福建省的许崇智以及其他复兴会的人员就够自己情报部忙活的了。
只要掌握了许崇智以及其他复兴会反清的罪证,那些人自然而然的就要被捕或者流亡海外,届时自己的士兵,一定可以凭借优秀的素养填补其中部分职位的。然后自己在告发他们之后,在秘密的通知许崇智等人让他们逃跑,有赚得了名声,收买了拉拢了许崇智,说不定日后许崇智就会为自己所用呢。
那么一切就都完美解决了,张一凡也是颇为自己的算计有点自傲。一箭好几雕,能不高兴吗,能不自豪吗。
算计陷害孙道仁的事情,恐怕得稍后了,虽然心中有了大概,但是还得靠孙道仁提拔自己的士兵,等将自己的士兵提拔上来之后,如果时机条件还可以的话,说不定可以通过总督松寿免去孙道仁以及他那些嫡系的职位,那样的话说不定还能让自己士兵所掌握的权力更上一层楼,不过现在得巴结巴结。
怎么个巴结法还是要思量一下的,不能太过明显,还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和那些士兵的关系,有点难度,需要好好的考虑考虑,不能乱来。
想要掌握许崇智等人反清的罪证,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入他们复兴会福建分会的内部了,打入内部之后,想要找到他们的罪证就很容易了,或者干脆直接到时候趁着他们集会的时候,告发他们一网打尽。
张一凡也有点为自己算计,感到一点点罪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