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2 / 2)

加入书签

来人不是旁人,可不正是当朝右相周泽南?

除此之外,周泽南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四王妃和五王妃的祖父。

一家中有两个孙女嫁入皇室,成为正妃,放在任何一个家族,无疑都是天大的荣耀。

只可惜,两桩婚事,四王妃谢畅无疑是太妃娘娘插了一脚,也颇是让周家憋屈了一阵,倒是五王妃周隽的婚事,是周家阖族乐见的。

甚至说因不满谢畅不停家族安排,周家这些日子可是不停的给四皇子姬临下绊子,甚而一步步挪了北地的钱粮,一副生生要断了姬临活路的样子。

早听人说,谢畅因为此事,已然和家族彻底闹翻,甚而放出话来,自己娘家人姓谢,和周家并无半点干系。

这样的话虽是传言,却也在帝都传扬颇广,如果说之前说来是为了看四皇子姬临的笑话,现在再忆起,却不觉想要替周家掬一把同情泪——

裘妃被赐死,裘家被抄检,五皇子姬晟堂堂龙子凤孙更是亡命江湖……

今儿一早更是听说,四王子妃谢畅奉诏进宫,除了侍病之外,更协同太妃娘娘打理六宫……更有传言说,东宫已然开始加紧修缮,单等皇上立太子的旨意颁下,就会先迎接谢畅这个女主人入住……

到了这会儿,但凡有眼睛的都能看出,朝中大局已定,本是所有人看好的五皇子姬晟已然一败涂地,反是之前被众人排挤隐形人一般存在的四皇子姬临大获全胜。

这般结局,委实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始料未及。如果说旁人只是觉得突然,那周家八成要以头抢地了——

多好的一把牌,愣是被自家人硬生生打成一个死局。

周泽南何尝读不出旁人视线中的深意,却只能勉强压下心头的惶恐——

要说身居相位数载,一张脸皮千锤百炼之下,周泽南早已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可这会儿,却依旧险些把持不住。

要说不后悔那是假的,可周泽南却不能让人看出自己的后悔,甚至故作镇定之下,步伐较之平日还要稳,还要慢。

以致跟在后面的杨泽平毫不费力的就追了上来:

“老师——”

当初杨泽平考中进士时,主考官可不正是周泽南?这么多年了,师徒两个一直关系颇佳。杨泽平能青云直上,除了杨家本身的影响外,周泽南的看重提拔无疑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因为姬晟的关系,两家关系自然也日益密切。

相较于周泽南的强打精神,杨泽平这会儿无疑显得很是憔悴——

五皇子外逃、裘家被抄检等等一系列消息砸下来,杨泽平根本就是一夜未眠。

中途实在困得狠了,刚一闭上眼睛,就被杨家同样被抄检的场景给吓醒——

从当初把女儿许配给沈佑时,杨泽平就明白,自己身上已经砸实了“五皇子的亲信”这样一个标签。

眼下裘家既遭了难,自己这样的,又如何能讨得了好去?

好在也有让杨泽平觉得安慰的,那就是同样是五皇子铁杆的亲家沈家,这会儿还好端端的,也没听说皇上有处治他家的意思,若然沈家可以无事,那是不是说,自己也能逃过一劫呢?

六神无主之下,正好瞧见周泽南,自然就想上前探问一番。

周泽南这会儿也正心烦意乱,哪有功夫理他?当下点头“嗯”了一声,便垂着眼自顾自往前走了。

杨泽平碰了个软钉子,还要再问,不妨一个武将大踏步而来,步伐太快之下,两人好险没撞在一起。

可不正是东亭侯关封?

两人向来不甚对付,除了文臣武将互相看不顺眼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和自己女婿沈佑有关。

作为沈家故交,关封一直对沈家长子沈承颇为欣赏,且处处维护,相反,却对沈家其他人尤其是沈青云沈佑父子很是看不上眼。认定这父子俩根本就是一个赛一个的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的货色。

甚至当初杨泽平把女儿许配沈承时,还被关封讥讽过——

也不知关封从那里听说,本来要和杨家联姻的是沈承,听说换成了沈佑,关封当着杨泽平的面就说了一句“狗眼看人低”……

可把个杨泽平气的不轻。

蓦然瞧见紧跟在周泽南身后顶着一双大大的黑眼圈的杨泽平,关封脚步顿了一下,然后“噗嗤”一声就乐了:

“哟呵,杨大人今日这扮相倒是有几分意思……”

看杨泽平瞪过来,忙又摆手:

“好好好,我知道,杨大人这是没睡好——也是,就你亲家和女婿那没出息的样子,让人想不担心都难啊……”

这几日里但凡提起沈青云和他那十万大军,朝中那个武将不是恨起来能骂几辈?

亘古以来,就没见过这么窝囊的元帅!

关封这边实话实说,杨泽平那里却是恼羞成怒:

“关侯爷还是操心自己的好!我记得你们家老爷子和沈家老爷子当初可是义结金兰,沈家真的倒了,你们关家还有什么颜面不成?”

“沈家要倒?谁说的?”关封呵呵笑了一声,“杨大人放心,沈家不会有事的。”

说着,不再理杨泽平,只管越过去,站到武将那一列去了。

杨泽平心里“忽悠”一下,关封这话是真是假?沈家没事的话,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的位置也应该能坐稳?

毕竟,自己和五皇子之所以会站在一条线上,可不全是因为沈家在里面牵线搭桥?

且夜里辗转难眠,除了担忧自己官运之外,也觉得很是对不住女儿,毕竟若然沈家也被抄了,那岂不是说女儿也要跟着被打落尘埃?

现在听关封这般说,提起的心又放下去一些。也对,沈家虽然没有裘家的势头盛,可根基却是更稳当些。想当初老国公爷在世时,正经是皇上身边最得用的人。皇上又是个念旧的,沈家怎么会那么容易就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