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2)
心态良好如郁容,忍不住想羡慕嫉妒恨了,下一刻陡然便想起了这男人的真正身份……好吧,一百二十亩的王府,也许、确实不算太大?
少年大夫收拾好心情,不再跟身旁人嘚瑟——土豪什么的不能比——穿过栅栏门,继续参观自己的新家。
坐北朝南的是正屋,隔成了三间,走正门进了堂屋,和外墙不一样,内里采取的是木结构,左为书房,右边卧室,可通行双人的房门,朝堂屋开着。
屋里尚且空空的,家具什么的,请了木匠、篾匠,已经打造好了,之前没地搁,说好在今天全部送上门。
逛了一圈,二人出了堂屋。
和普通的乡村户不一样,郁容在规划时,仿照了城内的房屋结构,请匠工们给这座青砖灰瓦房修了三面连通的檐廊。
顺着檐廊,东西皆是两间半。
所谓“半间”,占地实际也有一间的大小,为南北两间中央的“厅”,鉴于正面没修墙壁,只能称之为半间。
郁容领着聂昕之先逛了逛东侧的两间半。
南北两间,门是相对开着的。靠北的,贴着正屋的书房,门头上钉着小木牌,上刻着“静室”二字,描了墨,十分显眼。这静室,实际是工作间,以后制药什么的,就在这里进行。
半敞的厅便是平常处理药材的地方,靠墙还修了个奇特的小灶,不是用来煮饭的,专作炮制药材之用。
越过这半间的厅,与静室对门,是“药室”,显而易见,是存放药材与成药的地方,等家具来了,这里将会摆满中药柜。
西边的两间半,跟对面是一模一样的结构。毗邻主卧的北间,留作客房,以备不时之需;客房对门的南间,郁容让人挂上了诊室的牌子……往后就专门在这里接待上门的病人。
农家小院的布局并不复杂,又是空房子,挨个房间走一遍,也费不了半刻钟的时间。
不过,还没逛完。
回到正屋,穿堂出去,是后院,同样顺墙修了檐廊。檐廊连着左右,各有一座面积大小与高度皆无法跟前院的房子相比的小屋。
西屋主要是谷仓,除了储备粮食,农作工具什么的,包括一些杂物,都放在这里。谷仓下面有一个地窖,地窖的空间十分之大,用途无需赘述。
东屋便是厨房兼柴房了。
厨房前,在空地上,挖了一口深水井。
这块高地,南有小横沟,东北是大横沟,西北又有一个水凼……怎么看,都不缺水,用不到水井。不管是营造行的行老,或者老里长,之前都劝过,挖井费工又费钱,完全不需要。
郁容却是坚持不改变主意。
没办法……
只要一想到,同一条水流,有人在上游洗衣服,有人在中游洗菜,下游更是刷便桶的、拿粪瓢舀水的……少年大夫就觉得恶寒不已。
再想想,之前发生白鹫镇的伤寒,可不正是伤寒杆菌通过水源,形成了“粪—口”传播的循环,才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感染上了疫病吗?
挖一个深水井,非常、非常有必要。
厨房、卧室、书房等,作各种用途的房间都有了,还有一样不能少。
茅厕。
选在了离主屋与水源最远的地方建立。内里,采取了现代式的隔板间,旁边摆一个水缸,里面装满水,留作方便之后冲洗之用。
与茅厕隔着大半个后院,遥遥相望的是搭在水凼附近的一个窝棚。
从行老那听说,京城包括新安府这一片,有不少富贵人家,专门修温室,用以冬天种花的——据说温室种出的菜,水分不够、叶子黄蔫,所以能建得起温室的,没什么人拿它种菜。
温室建造复杂,造价昂贵,郁容没那么多资本,可考虑到种植药材的需要,还是请行老仿制了个低价低配版的温室……冬天通过烧炭烧水,也能进行一些反季栽种。
五亩的空地,除了建在中间的房子,围了一圈木栅栏之外,便是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郁容一边走一边盘算,怎么利用这一大片土地。
十月(阴历)已是入冬了。
系统奖励的,以及在集市收集到的种子,不适合现在萌发、栽培。
所以……
暂时只能种菜了?
听到少年大夫的嘀咕,聂昕之忽然出声:“移栽树。”
郁容恍然。
也是。现在没到最冷的时候,平均气温应该在零上,移栽树还来得及。
主要是,这一片原是菜地什么的,地势比周遭高,光秃秃的一片,就算多了一道木栅栏,老远地看过来,这里的一切仍是一目了然……
在外围种一圈树木,可以遮挡窥视的目光,且待到夏季炎热,树木成荫,在这个没有空调电扇的时代,算是个乘凉的好去处。
“移栽些什么树好?”
解决了一个问题,又来了新问题。
没想到,聂昕之倒真给了建议:“桃树。”
“桃树……”郁容沉吟道,“桃花开起来很漂亮,果子也好吃,树皮、根茎和桃胶都能入药……就移栽它吧,听说王家沟有桃园,这两天忙过了就去买桃树。”
有了桃树,当然少不了梨树。
梨树在冬季同样休眠,亦可移种,除此,还可以栽些梅树、腊梅等……既具观赏性又有药用价值。
不过,新安府最常见的还是柳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