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辣手无情(1 / 2)

加入书签

宋鼎元听到消息之后,表示了对宋氏的关心。 得知匪徒已经被收拾之后,才长出一口气,又道:“看来范大老爷对于姑母很是关照,歹徒还没下手被官差抄了,这事也是少见。小侄这次和田叔叔带了不少盘缠,虽然家来了些护院,可城若是盗贼横行,小侄还是难以放心。还请姑母在范老爷面前托个人情派几个捕快来保护,小侄还放心一些。”

“小孩子家家懂什么,别乱说话!”宋氏再怎么大胆,也不能在侄子面前直接承认与范进的关系,尤其这个侄子在她眼里还是个半大孩子,只好把话一转。

“我家是元甲字大户,衙门自然格外关照。甲字大户这个是范老爷搞得新政,每个大户都有两个衙役负责照应,出什么事衙门都优先关照,叫官差来的都格外快些。你不是元人不可能有捕快贴身保护的,如果真想要人保护,姑母从鸣凤镖行给你雇镖师。其实要我看大可不必,元不是这帮混账东西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方,这次不知道哪里来的小蟊贼敢在元作案,多半是些不知哪来的流民,走投无路要做无本生意,却不知道先扫听一下情形居然敢在元作案,自寻死路!咱们元县秩序井然,老百姓都是安分守己的好人,不会有歹人杀人放火的。”

宋鼎元道:“姑母,元的地面真有那么好?听那些护院说元公人连路引都不查,盗贼岂不是来去自如?范老爷治县或许有些本事,可是约束地面的手段,实在是不怎么高明。”

宋氏哼了一声,“你这小孩子懂得什么,在外面乱说话会被人笑的。咱们元现在是笑迎八方客,欢迎各地商人来这里做生意。要不然姑母的地皮和房子租给谁啊?按范老爷的说法是种下梧桐树,只求凤凰来。要的是商贾方便,货物人口流通容易,查路引什么生意都别做了。所以路引肯定不查,但这不代表匪徒能横行无忌。做生意最怕的是地面不靖,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安心经商,范老爷去年奴变之后特意借机整顿。不要说江洋大盗,是那些偷鸡摸狗拔烟袋的蟊贼,都被狠狠收拾了一顿。在元这里人不怕穷,只要你有元户籍肯定有饭吃饿不死。但是如果你为非作歹那完蛋了,连那些泼皮喇虎都完蛋了,何况是真正的强盗?江宁城里几个出名的帮会,要么是和官府合作要么被打掉了,再有些不台面的小贼,不用官府出手,这些被招安的帮会对付他们了。衙役和江湖人都有管片,官民联动协防,连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都要听从范老爷调遣。你想想这么多衙门互相配合,强盗往那跑?这几天强盗跟踪我,已经有人发觉了,如果不是范老爷要放长线钓大鱼,早把他们收拾了。等问出他们山寨所在,我保证这个山头寸草不留!连我的佛保都敢动,绝对不能饶!”

宋鼎元一脸诧异的样子,似乎不敢信。宋氏噗嗤一笑,“这孩子还是见识少,你爹也从来不怕江湖人,你姑母自然也不怕。拿出些银子来,有的是人为你卖命。我开出花红来,官兵为我动手了,你说会不会怕强盗?”

姑侄谈了半个多时辰,宋鼎元这才起身告辞。宋瑾虽然对于宋国富不满意,但是对这个侄子却颇为欣赏。锋芒外露不是毛病,只要受点磨砺,他日必然是匹千里驹。再说这孩子会说话有礼貌,家里人也都爱他,宋氏甚至想着如果宋国富悬崖勒马别再胡闹下去,看在这个侄子份,也要向范进求个人情。只抄宋家的财产,别伤人命。

宋鼎元几次拜访杨家,与家里的人也厮混熟了,出来时还有几个丫鬟偷偷来看他,他也回以善意微笑。一路不紧不慢地了马车,直到放下车帘,确定没人看得到他的行动,宋鼎元的拳头才重重砸在马车壁,巨大的痛苦让他的俊面有些扭曲,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范进……小爷低估你了!”

回到他自己住的客栈,田岷山快步迎,把宋鼎元拉倒房里低声道:“大公子,铁娇那边出事了!”

“我已经知道了。没想到元衙门有那么多花样,是我失算了。现在情形如何?”

“铁娇冲出去了,但是其他人都陷在里面,有好几个被捉。现在……”

“只有铁娇逃了?”宋鼎元眉头一皱,“那我得出去一趟。”

“大少,现在城里只怕四处捉拿铁娇,您这个时候出去太危险了。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为了个灶户的女儿犯不如此。”

宋鼎元脸色一寒,年纪虽小但是在这一刻散发出的威风竟然让田岷山不敢再说下去。“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我自有主张,不劳田叔叔费神了。城里出了强盗我也不想多留,联系一艘船准备进京。另外告诉咱们的分号,做两件事。第一要在最短时间内让顾宪成顾家破产,一不名。然后再让一个人出头资助他,让他对咱们感恩戴德。这人是东南名士,这一科下场很有希望,为人又愤世嫉俗与张居正天生不对。我们想要官府的朋友,这人是最佳人选。”

“大少我们现在京是不是太过于仓促了,毕竟咱们在京里的关系还没完全铺陈开。”

“我们出了那么多黄金修会馆,难道是白花的?只要有钱,到哪都有关系,我用黄金开路不信开不出一条路来。”

从客栈出来的宋鼎元并没有带护卫,自己信步而行,走了一段路似乎是累了,雇了一顶轿子,途又雇了脚力,几次辗转,人终于到了城外。这里已经是江宁县地界,虽然与元同城而居但是区别很是明显。

这一年多光景元县人丁兴旺,大批户口流入,最先受害的是江宁。奴变之后原江宁县令摘印,可是新任的江宁县日子也没好过到哪去,好几次给府衙写信求援,请求府里出公干预,否则自己的日子没法过了。

原本只是江宁的富户向元搬,后来是穷苦百姓。因为元县给贫民盖房子,只要把户口落在江宁有各种赈济,衙门提供的房子租金也极低,房屋质量又远好过贫民窟。这些穷人自然趋之若鹜,乃至落户之后才知道自己要付出的代价是承担劳役也不以为苦。毕竟这种服役不是替朱家人尽义务,而是朝廷拿钱雇自己打工,并没有什么不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