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3章 北上见闻二合一(2 / 2)
但正如鲁王公输磐所猜测的那样,虽然赵弘润利用鲁国这个诱饵,成功地将楚将项末引到宁阳接盘与田耽麾下齐鲁联军的战争,但这并非是他的初衷。
记得在这场旷世之战爆发之前,赵弘润曾对太子妃芈姜断言过,断言未来二十年内,楚魏两国应该不可能会出现最根本的矛盾,然而这个推测,是建立在楚国当前技术实力的基础上,可楚国若是一旦得到了鲁国的工艺技术,那么,楚国发展自身国力的时间,无疑将大大缩短。
可能十年工夫,楚国就会变得无比强大,到那时候,楚国还会继续默认魏国去摘取中原霸主的桂冠么?不太可能吧?
毫不夸张地说,待等到那个时候,「魏楚之盟」恐怕也难免步上「齐魏之盟」的后尘,继而爆发魏国与楚国为了中原霸主之名的战争。
因此,纵容楚国覆灭鲁国,其实是不符合魏国利益的,只不过,鉴于河内郡那边时机成熟,赵弘润急着挥军偷袭韩国腹地,却奈何田耽仍对他苦苦纠缠,是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赵弘润才会与楚公子暘城君熊拓达成这个默契,默许楚国去攻打鲁国。
在听完赵弘润的讲述后,宗卫长吕牧这才恍然大悟,随即,他皱着眉头说道:“殿下,您认为鲁国挡得住项末么?或者说,田耽挡得住项末么?”
赵弘润想了想,说道:“在我看来,田耽、项末,不分伯仲,短时间内,双方应该是难以分出胜负的,可田耽终归是齐人,这就个问题。”
“这是为何?”吕牧不解问道。
在旁,似屈塍、晏墨、翟璜、南门迟等一些鄢陵军、商水军的将领们,亦好奇地等着赵弘润的解释。
见此,赵弘润遂解释道:“虽然项末有十万兵力,但在实力上,我反而看好田耽麾下的齐鲁联军,但是在任城,仍有我大魏的李岌、周奎、蔡擒虎三将,可以照拂一下项末,因此我认为,项末与田耽各有优势,再加上是在鲁国境内作战,因此我断定,项末与田耽短时间内难以分出胜负。但是在泗水郡,齐国是肯定挡不住楚国那号称百万的大军的。到时候泗水郡一破,暘城君熊拓挥军齐国「东海」、「琅琊」两郡,继而威胁齐国的王都临淄,在本土遭受威胁的情况下,田耽以及他麾下的齐军,很有可能被调回国内,抵挡楚军。而一旦田耽被调走,鲁国恐怕……”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皱着眉头说道:“田耽若被调走,项末的优势就大了,不单单只是兵力上的优势,更关键的原因在于,鲁国并没有什么擅长用兵打仗的将领,如何挡得住似项末这般的名将?”
听闻此言,宗卫长吕牧以及在旁的诸将们恍然大悟,且心中暗暗佩服眼前这位太子殿下对于整个战局的精确把握。
两日后,赵弘润率领十万大军经过「平陆」,继续往北,准备攻打齐国的城池「无盐」,打开通往韩国的道路。
然而,待等他率领大军赶到无盐县时,他却惊讶地看到,本该属于齐国的这座无盐县,城墙居然遍插「卫」字旗帜。
『这是什么情况?』
不得不说,当时就连赵弘润也愣住了。
而他麾下的诸将们,更是面面相觑,一脸的难以置信。
卫国,居然攻陷了无盐?
要知道在魏人心中,卫国一直以来都只是一个为魏国负责摇旗呐喊的小弟角色,论国土面积以及实力,却在中原各国中垫底——这跟当代的卫王卫费不思上进有关。
因此,在这场波及中原的旷世之战中,虽然卫国紧跟魏国的脚步前后对韩国、齐国、鲁国、越国、伪宋宣战,但包括赵弘润在内,几乎绝大多数的魏人,都没有指望卫国能在这场仗中作出什么贡献,替魏国分担一下来自韩军或者齐军的压力。
就像在「韩齐鲁越宋五国联合」中纯粹凑数的伪宋一样,卫国在「魏秦楚卫四国同盟」中,其实也是一个凑数的角色,这场仗真正的主力,显然是魏国、秦国、楚国三者,至于卫国嘛,负责在旁摇旗助威即可。
这个认知,使得赵弘润根本没有去关注卫国的动静,可没想到的是,卫国居然不声不响地,就攻陷了齐国的无盐县。
“这……这怎么办?”
商水军的大将伍忌与副将翟璜跑来请示赵弘润,因为按照计划,他们将在今晚配合青鸦众强行拿下无盐城,且商水军上上下下的兵将们,由于在宁阳苦熬了数月,也是一个个摩拳擦掌,按耐不住。
可没想到,作为大军必经之路的无盐县,居然似乎被卫国被攻陷了,说实话,这还真有点打击商水军的士气。
面对着伍忌、翟璜二将的请示,赵弘润摸着下巴琢磨了半响,才从「卫国居然能攻陷无盐」这样的惊人之事中回过神来,随即笑着说道:“这还能怎么办?这是好事啊!去,派人跟驻守无盐的卫军打个招呼,就说我军要借道。”
“遵令!”伍忌、翟璜二人抱拳领命,当即就派了几名士卒前往无盐城下。
齐国的无盐县,果真是被卫国给攻陷了么?
这还真是事实。
倒推数个月,就在韩国与魏国在仅仅相隔五日的情况下相互宣战之后,卫国的君王卫费,亦毅然对韩国宣战。
当然,这个宣战纯粹就是像赵弘润所认为的那样,充其量就是表明卫国这次会站在魏国这边,在舆论与大义上抨击韩国,使魏国占据大义的至高点,至于卫国是否会真的出兵帮助魏国,相信大部分是世人都不会这么认为。
要知道,在当年「五方伐魏」时,韩军就派了一个司马尚,便攻陷了卫国东北部的半壁国土,杀得卫军节节败退,而如今,韩国驻守边疆的悍将齐齐出动,卫国岂敢引火烧身?
于是乎,在魏、秦、楚三国军队陆续出动的时候,就只有卫国久久不见动静。
当然,对此,魏、秦、楚三国也不在乎,就连赵弘润,事实上也并没有将卫国真正列入战争序列。
但是,卫公子瑜却不满足于他卫国仅仅只当个看客。
其实,或许就连赵弘润也不知道,在「魏或者韩」的选择上,卫公子瑜曾经有过犹豫,记得在「五方伐魏战役」韩国战败之后,事实上韩国也曾派人与卫公子瑜联系,企图将这位在卫国极有威望的卫公子,拉拢到他们韩国一方。
甚至于,在韩国对魏国宣战之后,釐侯韩武也曾派人秘密联系卫公子瑜,希望卫公子瑜能在关键时候帮他们战胜魏国。
釐侯韩武认为,卫国太弱了,弱到魏国平日甚至不会对这个附庸国有所防备,因此,倘若卫公子瑜能在关键时候倒戈,狠狠插魏国一刀,这将大大增加他韩国在这场仗的胜算。
因此,他嘱咐当时派去的韩使对卫公子瑜言道,倘若卫国这次能在关键时候倒戈,助韩国击败魏国,那么,韩国非但可以支持卫公子瑜成为卫王,也可以与卫国一同瓜分魏国等等。
必须承认,釐侯韩武提出的待遇,不可谓不优厚,至少当时卫公子瑜有所犹豫。
甚至于在那名韩使离开之后,卫公子瑜仍独自坐在书房内犹豫不决。
忽然间,他心中一动,从书桌后站起身来,走到书架旁,从书架上拿下一个锦盒,待打开后,从盒子里取出了一份手札。
这份手札,即是他表弟魏公子赵润前一阵子故意送给他的那份关于「耐火砖」的工艺记录,补全了萧鸾给他的魏国锻铁工艺记录,使得卫公子瑜名下的锻造作坊,总算是在冶铁这一项中有所突破——虽说这个突破其实就是照搬魏国的冶铁技术。
这本关于耐火砖的手札,卫公子瑜已命人抄录了许多拓本,交给他卫国的工匠,但是这份原本,他却珍藏了起来。
用于提醒自己,他欠他表弟魏公子赵润一个天大的人情,并且他也由衷承认,他表弟赵润的确是一位让人敬佩、至少是让他敬佩地无话可说的雄主。
于是,在重新翻阅这份手札的期间,他心中已做出了决定:支持魏国!
与卫王费不同,卫公子瑜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既然他真心决定背靠魏国,那么,自然要在这场旷世之战中有所作为,而不是像他父王卫王费那样,仅仅只是喊了一句「讨伐韩国」的口号。
因此,在卫王费并不支持的情况下,卫公子瑜选择了出兵,真正参与这场旷世之战。
韩国,他自然不敢招惹,是故,卫公子瑜就选择了与他卫国接壤的齐国东郡。
毕竟在他看来,齐国要同时面对魏、楚两国的进攻,应该顾及不上他。
于是乎,就在世人谁也没有关注卫国的情况下,卫公子瑜倾尽他麾下这两年训练的军队,攻打齐国东郡,攻陷了包括无盐在内的好几座齐城,一方面为他卫国开疆辟土,另外一方面,也阴差阳错地,替赵弘润此番率领的魏军,打通了通往韩国的道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