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声东击西(2 / 2)

加入书签

事实到了雅州之后,李靖在思考这个问题,亲眼见识了高原的可怕,见识了吐蕃的可怕。

李靖到了那里以后,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平静的去看待吐蕃这个并不强大的王朝。

地理位置,便是他们最大的优势,若不是陛下提前做出了这个计划,李靖甚至不会察觉到要想击败吐蕃,到底有多难。

甚至,刚开始的时候李靖甚至感觉到了绝望,因为无数次的推演,让李靖得到了一个令他恐惧的结果。

如果唐军毫无准备直接进攻的话,那么吐蕃不需出动一兵一卒,只需要节节撤退,引诱着唐军不断的深入,然后,不管是去了一万唐军也好,十万唐军也好,能够安然回来的,怕是一个也没有。

而大的战略李靖也知道一些,虽然不像现在知道的这么详细,但是两面进攻他是知道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靖也在不断的思考着这个问题。

李靖的话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连原本打算直接开口的李元吉,也忍不住的停了下来,认真的看着李靖,有些期待他能给自己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办法?

“声东击西!”似是察觉到众人期盼的目光,李靖也没有藏拙,直接将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说了出来。

然而听到这四个字之后,有人陷入了沉思,有人则是一脸的不解,李元吉的脸,则是露出了一副欣赏的笑容。

原因很简单,李靖说的,跟他想的一样。

“继续说!”李元吉淡淡的说了句,并没有阻止李靖发挥的迹象。

而到了现在,看着李元吉那副从容淡定的表情,李靖若是不明白李元吉心里是咋想的,那可白活这五十九年了。

当然,不免的心又是一阵的震惊,自己是到了那边一年多,联想着整个大局才想出的对策,然而看着皇这幅表情,在想想当下的布局,不得不很不情愿的承认,事实早在一开始布局的时候,李元吉已经想好了对策。

李靖不是个喜欢拍马屁的人,但是对于李元吉,他是真的佩服。

不管以前是装的也好,其他的什么也好,至少在当了皇帝以后,懒归懒,政事没有拉下,好战归好战,可每一战都是准备充分,且在自身损失极小的情况下完成的。

“臣献丑了,若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还请陛下为臣指正!”李靖站起身子,朝着李元吉拱手说道,引起其他大臣一阵不解,但也有明眼人,如说马周,房玄龄,程知节,萧瑀这些对李元吉极其熟悉的人。

倒不是说其他大臣不熟悉,只是相较之下,他们不如这几个人了解的更透彻。

“蜀道四万大军已经完全适应了高原环境,连战马,也都适应了那里的气候,之后,只需要规规矩矩的推进,最多途会停下来一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完全适应。而玉门守军此次则没有进行高原训练,便是要在吐谷浑作战,那里也相对较为平稳,适应是可以适应,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臣觉得此次应当以蜀道为主,玉门为辅!”李靖不慌不急的说着。

话不多,但问题剖析的却很彻底,蜀道四万大军进行了一年半的高原适应训练,蜀道为主,玉门为辅。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仅让人明白了李靖所说的对策,同时也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陛下早在两年前便已经为此进行了布局。

在玉门派出十七万大军进逼吐蕃,吐蕃不可能不调遣主力进行阻击,而这个时候,李靖便可率领蜀道四万大军从东部直接进攻,吐蕃有多少人?

全国下加起来百万人口也顶天了,能动用的战兵有多少?

三十万?算那些叛乱的,实际怕是连十万都不到。

加吐蕃依旧是农奴制度,真正具有战斗力的部队,人数并不多,而那些临时武装起来的农奴,则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

所以,只要玉门方向能够完成牵制敌军主力的任务,李靖率领的四万蜀道大军,完全可以轻易的打穿整个吐蕃。

四万大军,在原或许翻不起什么大浪,但是在除了大唐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那都是可以轻易毁灭他们的存在,连突厥,面对面的跟四万唐军打,他们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当然,前提是都是蜀道那种配置的唐军。

“不错,朕也是这么想的,苏定方率领十七万大军,在灭掉吐谷浑之后,一步步的南下紧逼吐蕃,步步蚕食,牵制吐蕃主力的同时,也让部队适应那里的环境,而主力则为药师的四万蜀道大军,而这一次,大唐要打出的口号便是,对吐蕃进攻大唐进行反击,解放数以百万的吐蕃奴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