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胧星副司令(2 / 2)
“原始的虫核也具有力量,但那力量未经提纯和调制,效果有限。”林良在实验室中,一边操作一边对沈征说。
此刻在机器操作台上摆着的,是一枚小小的普通虫核,看样子是不大值钱,不然林良也不会随意地拿出来当调制课的实例。
“这三天的时间中,我已经将基础的理论都对你讲完了。”林良说,“现在该进行实际操作了。这一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你必须将虫力完全渗透进调制机中,在用由虫力催动的超级视觉观察的同时,也用自己的虫息去感知虫核内部的变化,稍有不慎,结果就会很惨。”
他一边说着,一边谨慎地操作起来。
沈征按着之前林良传授的方法,将双手放在调制机的虫力感应装置上,将其渗透其中,加入到充满调制机的林良虫息之中,同时看着观察装置上那被放大了几十倍的虫核图像。
林良盯着显微镜,同时用虫息感应着虫核的变化,操纵着那些蜘蛛爪一样的机械手,用手上那细小的工具操作着虫核。
“首先要找到虫核的渗入点。”他一边做,一边说着那些早已告沈征的知识,像是生怕他有所遗忘一样。“这样的渗入点会有很多,但我们一定要尽量找到最佳的一点。这样,我们的虫力就可以完全进入,控制起来会很容易。针头的刺入方式也要注意,千万要谨慎小心……”
说着,他操纵着几条机械臂,开始在虫核上试探。那比毛发还要细得多的针头,在幻光屏中像手指一样粗,沈征清楚地看到它们如何在虫核各自寻找渗入点。
同时,他渗入的部分虫息随生着针头的移动,渐渐地感应到了那坚硬外壳上的许多“洞。”
说是洞,也不准确。简单来说,它们就是坚硬虫核外壳上一些相对柔软的部分,这些柔软区域大小不尽相同,硬度也天差地别。这些就是渗入点,它们在单纯的物理角度来说,硬度与其它地方并没有区别,但从虫息的角度来讲,却是最容易被虫息渗入的区域。
也就是说这种“柔软”并不是硬度上的柔软,不是针对针头而言,而是对于虫息而言。
沈征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很快就感应到了这枚小虫核上的四处最佳渗入点,而这时,林良还在不断地用虫息向各个点渗透,尝试着找出最好的。这让沈征觉得奇怪――为什么还要这么试来试去?
随后他就责怪自己:林院长早就说过一定要谨慎,我是太不谨慎了。
十几分钟之中,林良抹了把汗:“好了,终于找到了。这枚虫核一共有四处最佳渗入点,你看。”
说着,他用机械臂小心地翻动虫核,将那四个点展示给幻光屏前的沈征看。
咦?沈征瞪大了眼睛:这不就是我刚才找到的那四个点吗?这么说我找的没错啊,可为什么林院长要费这么长时间?
他疑惑不解,但没等他来得及提问,林良已经继续操作了起来,他就更不敢打扰了。
虫核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虫核天生就拥有强大的能量,而有些则弱小得可怜。林良用来做实例的这一枚,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的品质,但如果经过合理的调制,也可以成为上等品。
虫核的调制,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多枚品质不高的虫核,进行充分的融合,将所有虫核的能量集中于一枚之上,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成,但需要调制者有足够数量的虫核;二是调制者直接用自己的虫息改变虫核内的结构,使其能量得到最大的激发。当然,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就涉及到改变虫核内虫力结构的高难度技术,那么成功率将会大大降低,绝不是件简单易行的事。
现在林良向沈征示范的,就是第一种相对容易的方法。他先将自己的虫息通过针头打入渗入点,再慢慢与虫核的虫力合而为一,让渗透点的物理防御力降到最低,然后再让针头轻轻地刺入内部,将自己的虫力完全渗入其中。
通过针头上带着的虫息感应器,虫核内部的结构被传到了林良的显微镜,和沈征盯着的幻光屏上。沈征清楚地看到林良如何一步步改造虫核内的结构,使其储存能量的空间而已更合理。
半个小时后,林良用另一只机械臂从调制器的储存柜中,又取出一个较小的虫核,放在一边,然后用另两只机械臂再次找到这虫核的渗入点,然后提取了其中的虫力,转而注入先前那一枚中。
如此,又用去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接下来的过程让沈征少量又纳闷又枯燥――林良不断重复这一过程,连续将四枚小虫核内的能量提取出来,注入第一枚虫核内,而每次提取,都是要经过一个小时左右寻找渗入点的过程。
林院长到处是在干嘛?沈征十分不解地琢磨着:渗入点那么好找,而且每次的结果都证明最好的渗入点就是最初发生的那几个,他为什么非要用这么长时间谨慎的验证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