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1 / 2)

加入书签

将军的成功,那需要了胜利,用敌人的血来染红了将军的徽章。

现实太残酷了。

哪怕去年明明有败势的大魏朝,今年还是打得大晋朝抱头鼠窜。

这真不是一个什么好消息。恰恰相反,这等消息瞒是瞒不住的。前线大败,那里面多少士族相关的人员?

这些人是想凑合上去捡了便宜,不是给敌人送了人头的。

如今败了。

“摄政公要负责任。”司马元曜这时候,吐出了这等答案来。若出了问题,怎么办?朝廷肯定需要了替罪羊。

那么,谁最合适了?

司马元曜是天子,哪怕这个天子有点傀儡,可也轮不到皇帝来当了替罪羊的。

那么,前线大败的主帅是谁?是征北的恒将军,是摄政公的胞弟。所以,司马元曜这一位天子在这时候看到了一些希望。

“若是谢氏一族愿意掺和进来的话……”司马元曜在衡量了。

司马元曜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一回,他要玩一把大的。这一回,他要拿回了他的权利。

因为,皇太子的确定,让司马元曜这一位大晋朝的天子,有了太多的不安全感。可以说,他心中已经没有退路了。

至少,天子司马元曜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

天子司马元曜准备去谢皇后的寝宫。他要去看望了,他的娇妻,他的一双儿女。

哪怕那一双儿女名议上谢皇后诞下的。实则,司马元曜知道的,他的便宜表妹是借腹生子。那又如何?

谢氏实力太大。

而且,好歹这是亲骨肉,司马元曜也乐得给一双儿女好一点的地位。至少,他是这么说服他自己的。

第212章

宣文十五年,冬。

东屠国的汉京城,已经是白雪纷纷扬扬。

在这等时候,作为君王的刘长石接到了秘奏。他知道南边发生的事情。

“想不到……”刘长石给了这样的评论。他是真没有想到,那位大晋朝的天子在这等时候,敢拿大局来搏一回。

这等赌注够大的。

当然,结果也是惊人的。

“看来明年,是时候北入中原。”刘长石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为何?

无外乎,就是为了趁着大好的时光,北入中原去争夺了九州中原的社稷江山。至于大晋朝?

在君王刘长石的眼中不足为考虑了。

这个冬,南边的大晋朝确实发生的大事。

让君王刘长石都是惊讶的,便是大晋朝的天子司马元曜联合了国丈谢氏一族的势力,一起动手弄倒了摄政公。

当然,这也是因为秋天结束的战役里,摄政公的胞弟征北将军太没能耐,让大晋朝输得太难看。同时,亦是让主持了北伐的恒氏一族受了重创。

军事上的失败,政敌的下黑手,再加上本身实力的大减。这让摄政公在这一场有预谋的斗争中倒下了。

摄政公是恒氏的族长,是这一派系里大大小小人物的统领之人。当然,也可以说,他是旗手,是风向标。

当摄政公倒下了,就注定了朝堂大局的大变。

这样的专注了内斗的大晋朝,在刘长石的眼中自然就是不成为了他目标攻略策上的小棋子,不足在意了。

至少,大晋朝想在意了,也是缺乏了有生力量。

汉京城,王宫。

荣娘在这个冬天时,倒是在意了她的孙儿辈。所以,她一一去瞧了这三个孩子。刘爱宗在这等冬季里,倒也是努力依然的小姑娘。

小姑娘在学了做画,同时,亦是练了女红。可以说,蛮有格调的。

至于太子刘宗赐?

刘宗赐一直非常的忙碌,不管是为了父王的期望,还是为了自己本身,刘宗赐真是不非常不错的太子。

当然,这也同样的意味着,刘宗赐非常的忙碌。

哪怕荣娘瞧着了,心里非常的心疼。可荣娘也不能多讲了什么?

太子,国之储君。

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太大了,荣娘能做的就是瞧着孙儿那等努力上进。她不能阻拦了,因为,关乎了国本的太子,确实需要付出了太多。

有时候,溺爱如杀人,荣娘自然不会当了溺爱晚辈的长辈。

在荣娘的心中更明白了,若真正的爱护了一个晚辈,不是随意给了这个孩子想要的一切。而是让这个孩子早早学会自力更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