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加入书签

“遂歌,娘往后,就只有你和弟弟了。”三夫人刘王氏轻轻抚了女儿的小脸蛋儿,她说道:“遂歌,你和弟弟一定要相亲相爱。你们是世间,最亲近的姐弟……”

“娘,爹爹不在了。我一定会照顾弟弟的。”刘遂歌说话时,总是打了哭嗝,说话儿时,有些微微的哭腔。

“娘,你不要离开我和弟弟,我好怕,怕你也像爹爹一样,永远离开了……”

听着女儿的话。

三夫人刘王氏挤出来一抹的笑容,回了坚定的语气,道:“不会的,娘哪舍得。”

没娘的孩子,得多苦?

三夫人刘王氏哪舍得了她的一双儿女。更何况,夫君不在了,她才更要守护好了一双儿女。她不能让夫君去逝了,没了祭祀血食的子嗣。

遂歌,得平安长大,嫁得良人。

之烨,也得平安长大,娶了贤妻。

若非如此,三夫人刘王氏想,她便是死了,也是死不瞑目的。

升平六年,初秋。刘三老爷的棺椁在仆人的护送下,终归回了洛都城的刘府。彼时,刘府内挂了白帆。

三房全是素服。

荣娘是婢女,同样是穿了素服。

百明苑,在这个夏、秋之季,没了欢歌笑语,全然是一片肃穆。也是在这个秋季,荣娘无意间发现了一门学得手艺的机会。

刘遂歌大姑娘得吃素,服父孝。

不能食荤,素食里,也是有素鸡、素鸭之类的豆制品食物。

做豆腐、豆干、豆皮等等,这些豆制品的食物,荣娘觉得是一门好手艺活。虽然,是辛苦的活计,可这真正是一门技术活。

想一想,整个洛都城多少人,有手艺在身的话,讨生活容易的多。

特别是这时代里,乡村是宗族社会,十分排外的。

荣娘和她亲娘赵春花就是离开了刘府,也不可能去了乡村生活。那里的小空间,太封闭与压抑了。

市井生活,小人物的平凡日子,就是荣娘的向往。

不过,在这之前,荣娘得去学会了做豆类的素食,以便让遂歌大姑娘开了胃口,多用些吃食。毕竟,大姑娘若真是食得少了,生了病的话?

荣娘、秀娘、桃娘、杏娘,四个侍候的小丫鬟一定会被狠狠责罚的。要知道,百明苑这些日子以来是特别的低气压。

第12章

升平六年,刘府的三房在百明苑里守孝,如此过了又三年。

至开平九年,才是结束了孝期。

眨眼三年。

这三年间,无论是北面,又或是南面都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于北面而言,大秦朝廷进入了烽烟四起的时代,荣娘在遂歌大姑娘身边也是听了一些流言。据说,北面如今当政的不是什么大秦朝。而是大魏朝。

“那些蛮子据说利害了。”

秀娘跟荣娘讲了一些听来的小道消息。荣娘回了一句,道:“是呀,北面的天子都换人了。想来,那大魏朝的蛮子是利害的紧。”

北面朝廷的江山换了主人。

南面的大晋朝也是不安稳。桓大将军有灭大秦的不世之功。在前一年,升平八年时,还有流言传闻,道桓大将军想当新天子?

是真是假?

荣娘不知道。

要说,于刘府而言,有影响的事情。便是二少爷刘之晓夭折了。

三岁的男童,这等年纪夭折了,再是正常不过的。不过,作为刘府的家生子,荣娘还是听了几耳朵真正的秘闻。

有传言。

说是刘大老爷怕惹上了桓大将军的祸事,才让二少爷染了风寒病逝的。

这事情是真是假?

荣娘觉得八成是假的。刘大老爷、刘大夫人膝下就两个嫡子,哪可能舍得真是夭折一个嫡子来撇清楚和桓大将军的关系?

刘府不外乎,就是有一点干系的姻亲。更何况,这二少爷刘之晓年纪这般小,这订下的亲事不是还没成婚吗?

“夫人、姑娘、少爷,这是一起出了孝期。”秀娘这会儿讲了话,说道:“百明苑又要融入了洛都城的贵人圈子里。这真是太好了……”

“荣娘,咱们总算是松口气,不怕容易犯了主子们的忌讳。”

这守孝之时,忌讳特别多。

偏偏三房的三老爷又是庶出。这在刘大老爷当家作主的刘府内,格外得注意了嫡系大房的感受。可谓处处小心,处处陪了谨慎。

作为三房主子的三夫人刘王氏这态度得恭敬了。更何况,荣娘、秀娘这些小丫鬟了?

“嗯,秀娘你说的是。”

荣娘浅浅一笑,回了一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