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东宋你要知耻啊(2 / 2)

加入书签

二、宋国(东宋)割让台湾岛与周国,但可保留澎湖巡检司。

三、宋国(东宋)放弃西爪哇岛之主权。

四、宋国(东宋)承担淮河治理之全部费用。

五、周宋(东宋)两国本土之间,将实行互相开放及自由贸易。

六、周宋(东宋)两国间将实行协定关税。

七、宋国(东宋)承认周国在日本国拥有特殊利益。

八、周国承认宋国(东宋)对交趾国拥有宗主权。

九、周国、宋国(东宋)将在三佛齐海峡以西一致行动。

十、周国、宋国(东宋)将合作开展对东方大洋和南方大洋的探索,互相公开探索之成就。

在《周宋云台条约》签订之后,大周共和国就允许被困在益都的两万几千宋军,以及在之前作战中被俘虏的三万多宋军通过密州板桥港前往东宋——当然都是解除武装,并且打散编制的部队。

将近六万宋军陆续返回后(目前还没有全部到位),赵楷和武美娘的实力大增,而且武美娘又说服了东宋的银行家们鼎立支持。终于在靖康元年一月,由十三州合众会议通过了《土地法案》和《联合储备局法案》。

依据这两个法案,十三州合众政府,将可以在所统辖的区域(不止十三个州)内进行全面的土地清查。通过清查得到的土地,一部分将会分配给南归的新军官兵和水军官兵,其余则会作为联合储备局的发钞储备。

有了一亿亩或许更多的发钞储备,联合储备局就能发现纸钞收兑各大银行的银行券。从而帮助新生的合众政府渡过财政危机和金融危机。

不过这个法案在宣和七年初一公布,立即就在江南、淮南的东宋控制区内引发了轩然大波。

哦,顺便一提,现在的东宋年号依旧是宣和。因为东宋不承认赵桓的皇位。而且赵楷目前也没有登基,而是以大宋监国、东海郡王的名义发号施令。

……

荆湖南路,永州,零陵县。时间虽然到了靖康元年春,但是此间的残冬尤未消逝。此时湖南的天气很冷,而且是南方特有的湿冷,一点阴寒,就能浸透到骨子里面。

在零陵县城内的进士第陈家大宅内,陈遘和陈适两兄弟,正守着红泥火炉,悠然自得的翘着腿坐着,一边看着手头的报纸,一边关注着火炉上的一壶新茶。

两兄弟都是进士,现在则一起赋闲在家,笑看天下风云。

陈适比哥哥陈遘先到零陵老家,因为他是进士,陈家又是零陵大族,自然成为了当地士林的领袖。虽然身在江湖,但是消息却非常灵通。江宁府、襄阳府出版的报纸,半个月内一定能到他的手中。

这会儿陈适正拿着一份江宁出版的《合众报》在翻来覆去的看,看了半天,才发出一声苦笑:“东海果是不知耻啊!”

“怎地?”陈遘一边问,一边小心翼翼提起茶壶,给自己和弟弟各倒了一碗煮茶。

宋朝流行的是点茶,不过在永州这种封闭的地方,唐朝的习俗还保留了不少,其中就有煮茶。

“东海也对士绅的土地下手了!”陈适道,“可叹江南士绅还对他报以厚望,结果却也和暴周无二!而且他还和暴周签了和约,卖了淮河以北的大好山河!如此作为,怎还敢称监国?”

陈遘从弟弟手中接过报纸,看了一会儿,也叹了口气:“看来也不必去江宁府了……去了也只能看见人头滚滚。天下之大,果无明主了。”

陈适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江南还是可以去的。”

“可以去?”陈遘一愣,“出仕东海?”

陈适道:“未必要出仕,办个书院,或是在学宫中寻个儒学博士的职位,再办份报纸,写写文章也不错啊。总比留在永州这个小地方好!”

“比留在永州好吗?”陈遘看着兄弟,有些不解。

既然天下没有明主了,还出去干什么?

“留在永州能做什么?”陈适道,“这些日子我是看清楚了……科举闻达的日子,算是一去不复返了!太上这边是学校取士,东海这边本就是理性派的天下,关中据说还有科举,但也是装装样子,没有什么意思了。

你我兄弟都是中过进士,也做过官的人了。可是咱们还有儿子,将来还有孙子,他们怎么办?总要有个前途的。你我可以忠臣不二主,他们可是连一主都没有呢!而他们要出仕就得学新学了。永州这里没有新学,所以只能去江宁府,去上海市。我和东海相武望道(武好文)有旧,正好去相投。大哥,你也和我一起去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