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大金将兴,桀辽必亡(1 / 2)

加入书签

www.qbwu.NET ,真正已完结天下豪商全文阅读!

大辽天庆元年五月十七日。

宁江州,西流混同江东岸。

“大宋,万胜!女真,万胜!”周遭战场,响起了一阵又一阵巨大的欢呼声音,还伴随着皮鼓作响,马蹄雷动!

在宁江州城以南,西流混同江东岸(混同江有东西二流),平整的好像一张桌面似的大草甸子上,准备去偷袭女真人的萧嗣先所部,却被士气正旺的生女真“敢达”打了个半渡而击。

对萧嗣先而言,这一战真是输得太冤枉,在打着万符旗的女真人突然从西混同江东岸比人还高的草丛里面杀出来之前,他压根就不知道宁江州已经丢了。还以为前方仍旧是大辽国控制下的土地呢!

而阿骨打在夺取了宁江州,俘虏了大药师奴(萧挞不也倒没有被捉,但是他不是向南逃走的,而是向西逃往了达鲁古城,所以没遇上北上的萧嗣先)之后,就掌握了萧嗣先所部大致的行动路线图,知道他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渡过西流混同江。所以才提前设伏,打了萧嗣先一个半渡而击。

更让萧嗣先欲哭无泪的是,他这个统军大将在西流混同江之战发生的时候,因为高永昌所率领的渤海部在渡河时发生了翻船事故,不得不亲自跑去处置,因而耽误了自己渡河的时间。所以已经渡过西流混同江的约10000名骑兵(包括辅兵)遭到约4000名生女真骑兵突袭的时候,他这个契丹主将还在混同江的西岸,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部下在一片混乱中被身披天津瘊子甲的生女真铁骑碾碎!

这些生女真骑兵的装备和战术,竟然和幽州军的骑兵如出一辙!

而且他们的战斗力比起幽州骑士,似乎更胜一筹!三四千骑分出了六七十个方阵,突然出现在距离河滩二三百步开外的草甸子中,呼啸着依次冲出。同时向着正沿着河滩整队的契丹骑兵的首、腰、尾三个点发起了车轮攻击。他们的攻击是那样的迅猛和犀利,几乎不可阻挡!哪怕萧奉先麾下的骑兵都是挂着飞虎、飞熊军号的部落军的精锐,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很快就被女真人的重装骑兵切成了四段。

将万余契丹骑兵切为四段后,女真人的战术立即发生了改变。一部分骑兵放弃了冲击战术,而是化作三把利刃,将上万契丹骑兵分割成四段。肩并肩,背对背,用超强的肉搏能力把试图汇合的敌人牢牢挡住!

而剩下的骑兵,则组成了三百骑的大队,波浪式的轮番扑向被切成四段的契丹骑兵。一波又一波的扑击,每一波都能撞死、踏死、刺死不知多少契丹人。而挤成一团,两翼又遭到攻击的契丹骑兵根本无法解困,只能硬挺着承受女真人的冲击。死扛了几波后,他们实在承受不了了,被女真骑兵的马枪逼得只有跑进混同江里。灰色的江水拍击着河滩,卷起一道道的白浪,在白浪上下,都是挣扎的契丹人的人头!

可是能游过滚滚混同江的又有几人?现在是夏季丰水的时候,西流混同江的江面宽达一百多丈,而且水流湍急。除非水性惊人,否则根本游不过去。而且被赶下河的契丹人大多披着甲胄,如果来不及脱掉,几个沉浮之后也就被浪头卷走了。

即使设法挣脱了甲胄,也不见得能逃得性命。因为不少女真人也冲到了河滩边上,他们取出顽羊角弓就开始往水里射箭!箭无虚发,箭箭致命!

很快这段混同江的河水都被人的鲜血给染红了!

混同江东岸,目睹自己的部队窝囊得被女真人杀戮,萧嗣先面如死灰,呆呆的站在凛冽的江风中。

他身边的高永昌还在苦苦劝说:“退吧!都统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趁着生女直人没有过河,咱们退保黄龙府去吧。只要黄龙府还在,生女直完颜部就只能在混同江一带为祸。要是黄龙府丢了,麻烦就大了!”

萧嗣先仿佛没有听见高永昌的话,只是在喃喃自语:“怎么就败了呢?怎么就败了呢?都没好好打呢,怎么就败了呢?上万人啊,其中还5000正兵骑兵,还有1500是具装甲骑……怎么就败了,太窝囊了!上万人啊……”

说着说着,萧嗣先就是陡然放声惨嚎。

这一仗败得的确窝囊,真有点不明不白。女真人怎么就到了西流混同江的岸边?明明是辽军去偷袭女真,怎么就反过来被女真人偷袭了呢?

还有,西流混同江东岸的宁江州怎么样了?难道也被生女真攻占了?那可是一座石头城,有上千守军啊!

高永昌看萧嗣先哭得惨切,也迸出几滴泪水,拉着几乎傻掉的萧嗣先:“都统军,现在哭有什么用?大辽的江山还要靠咱们保全呢!这里已经没有办法了,快点下令,退往黄龙府。只要黄龙府在手,就不怕生女直做大了。”

萧嗣先知道高永昌说得没错,生女真的战斗力真的很强,不亚于夺了南京道的宋国幽州军。

遇上这样的对手,想要速胜是不可能了,只有持久。而要做持久打算,黄龙府就是万万不能失去的。

因为黄龙府(在长春附近)周围是大片肥沃的平原,而且有了一定的开发。有个熟女镇龙府部就在那里定居,开垦出了许多良田。有了黄龙府的粮食,生女真就能集结起上万,甚至更多的兵马了。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啊!

……

“看到没有?看到没有?天理佑我,天理佑我女真啊!”

同一时刻,完颜阿骨打正意气风发的在给身边的十几个生女真部落首领洗脑打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