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2 / 2)
向前一看杨梅摇头,就知道这第一家,已经被她淘汰了,当即也不再恋战,直接抽身离开。
这时候人太多,时间又紧迫,向前也无法跟杨梅交流,他虽然对杨梅的做法不是很明白,但还是很好的执行当初两人商量的计划,直接向第二家走去。
雪白的尼龙蚊帐于对这个市场来说,完全是新兴的物品,一时之间还是很吸引人的,随着他们的走动,身后竟然跟了不少的人。等他们来到第二家的时候,这些人又围着起哄,结果情况与第一家差不多,进展不容乐观。
杨梅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浙商比较团结,做事爱抱团的习惯她是知道的,只是照现在这个情形,对他们很不利啊!
他们头天晚上总共也就挑了三家出来,现在否定了两家,看来不得不改变一下策略了。杨梅示意向前出去,暂且先离开市场再说,如果任由那些围观的人起哄,就算第三家有心答应,怕是也谈不成。
大家都有生意要忙,杨梅和向前一离开,那些人自然就都散了。杨梅想做的,就是降低了关注度,再进入市场直接找第三家的人商谈。
杨梅此行的目的,是为自家的蚊帐找一条长期有序发展的路子,可不只是做一锤子的买卖。不然每次都舟车劳顿的来回跑,赚那么点钱也没什么意思啊。
她目前需要的是义乌市场上一个销售的点,以这个点为中心,编织一道覆盖全国的网来。那张网能不能织成,首先需要这个点足够坚实。
正文 第325章首战未捷
这个坚实的点,寻找起来并不容易。
杨梅和向前找到第三家摊位上的时候,起哄的人倒是没了,而且人家能看到长远的商机也接受长期合作的条件,只是在价格的定位上,却为了块八角的利润计较上了。
说实话,杨梅的定价还算是比较合理的,自己这一路需要运输成本不说,代销的利润占到百分之三十,已经非常丰厚了。杨梅知道这个数据只可能出现在现今物资贫乏时期,越往后,竞争越激烈,利润也会越分越薄。可是第三家的摊主却紧盯着最后的那点小数不放,这让她很恼火。
做为一个合格的商人,就应该明白有舍才有得的道理,这才一开始,就为了这点小事计较不放,从品性上来看,绝对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合作对象!生意做大了计算的都是大数据,参考的都是百分比,谁会去计较一个小数点后面的单价?那样斤斤计较还不得累死?
再说了杨梅并不觉得一个喜欢斤斤计较的人会成长为成功的商人。这也正是她还需要踌躇的原因。
至此,首战未捷!
其实,在湖清门市场里,鱼龙混杂,并不缺少目光远大、能慧眼识珠的人。杨梅不知道,在她跟向前离开之后,就已经被有心人给记挂上了。
那人是32号摊位对门的摊主,四十多岁的俩中年夫妇。其实他家跟32号的格局是一样的,只不过他经营的品种比较杂乱,没有主次。当那顶雪白的蚊帐被打开,他的心头就跟着兴奋起来。
‘你让儿子跟着他们干什么?别人都不要咱们也别掺合!’摊主的妻子对丈夫的做法有些不满。这会儿生意正忙,把自家的孩子支走了她配货忙不过来。
“别人都要了还有咱们什么事儿?”摊主声音不高不低的为妻子开解了一句。他相信这会儿市场上对那新式蚊帐虎视眈眈的人不少,只不过大家都还在观望,希望那外乡人顶不住压力好获得更大的利润罢了。
做买卖,自然是什么畅销卖什么,这种蚊帐一面世就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可惜这东西原材料购买不容易。为此他还专门去过蚊帐的起源地上海,那里的纺织厂里倒是有布卖,不过供货门槛太高,未能如愿,现在人家都拿着成品找上门来了,自然不打算放过。
“现在的买卖不也挺好?”摊主的妻子实在不明白丈夫的想法,大家都这样过,卖差不多的东西,为什么他就老是想东想西呢。
那摊主没再出声,但他自有考量。
市场上的生意看似一天比一天红火,但做生意的人也一天比一天的多,刚开市那会儿,半数的摊位没人要,可才过了多久,现在呢?哪里还有空余的地方?按这样的速度,政府扩建大市场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到时候大家如果还卖一样的东西,早晚会产生竞争,那位置好的,入行早的还不用愁,生意差的怎么办?怕就只能降低价格来拉拢人气了,到时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利润锐减。如果不想让自家陷入那样的境地,只有标新立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