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2 / 2)

加入书签

后面两辆车的车夫还是李二郎跟张二根,毕竟这两个人是许云起信得过的人,只是少了一个管帐的朱富贵,而这记帐的事情,也只好许云起自己来记了。

正文 第205章 燕京(五)

第205章 燕京(五)

出了太平寨,向北穿过泽州,在泽州与潞州之间的陵川穿过太行八陉之一的白陉,走过七十二道拐,踏着栈道抵达相州,再由相州北上邯郸,沿着太行山的东麓,用了将近十天的时间,最终抵达了燕京城。

此时的燕京,正是契丹人的南京,这里也是他们的军事要冲,占领着燕京的契丹人,对大楚国有着地势上的优势,随时都可以俯冲南下,铁蹄踏破中原。

契丹又是一个盘踞在亚洲大陆北面的巨大国家,她的面积比大楚国还有大上三倍,国土的东面直抵北海,西面国土抵达到阿尔泰山和天山以西,隔着葱岭与大食、波斯等西亚国家相邻;北面也直到极北之地,国境的南面,在燕京以南以拒马河与大楚国为界;以雁门关与北汉国为邻,以黄河和贺兰山与西夏国相交,以昆仑山与乌思藏相接。

虽然契丹的国土辽阔,但是大部分都是不毛之地,人烟稀少,而且民族众多。

为了有效的统治广大的国土,契丹国主采用的是两套管理政策。

北方的游牧民族,采用的是契丹制;燕京附近和辽东地区的农耕民族,采用的是汉制管理。

契丹制,也便是通用的草原法则;而汉制,则与南方的大楚国和北汉国的制度基本相同。不过,对于契丹人来,还是比较重视他们原本的草原生活,所以在权力上,汉人普遍要低契丹人一等。

许云起一行来到燕京城,并没有觉得这座城市与中原的城市有什么不同,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街面上走着的行人,以及他们穿得服饰,都是与开封那边的汉人基本一致的,也许唯一的区别的话的口音有些区别。燕京人话对于许云起来,觉得更好听一些。

实际上,许云起知道,燕京人的话就是普通话;而开封人所的话,只能是河南方言。只不过,大楚国的国都是开封,所以那种河南方言,反倒成了大楚国的官方语言,而燕京话,便也成为了地方方言了。

燕京城还有一处比较吸引许云起注意的地方,就是这个城里的外国商人也比较多。

因为契丹版图的广大,加上这些年以来国内还算是安定,所以四周的各国与契丹国之间的通商也便自然而然的活络了起来,尤其是西面的大食人、吐火罗人以及黑汗人、回鹘人等西域的商人,经常性地出入在契丹与其他国家之间,贩卖各种物资。

西域的商人到契丹来,第一选择自然是契丹国的国都上京城。中京城位于西拉木伦河的上游,那是契丹人起家的地方,但是离着燕京却有八百里路。

而契丹国最繁华的城市却并非上京,而是被契丹人称为南京的燕京城,所以,凡是到达了契丹国国都的西域商人们,在回国之前,都会绕道前往燕京,在这里采购和贩卖各种货物。

西域商人带来的最常见的货物有皮货、各种宝石、锋利的弯刀等武器;而从燕京采购回去的,却是大部分出产自南方的丝绸、瓷器以及漆器、茶叶等,当然,双方所使用的货币也无需兑换,都是用金和银。

契丹当地的产品,主要还是一些马、牛、羊及其制品,而这些东西,大食也好,西域也好,又或者波斯也好,也俱出产,所以这些西域过来的商人,真正想要得到的,还是南方大楚国的货物。

许云起也是第一次来到燕京城,虽然她在穿越之前,在这座城市中曾生活了许多年,但是这一次到来之时,除了名字有些亲切之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十分得陌生。

林花来过燕京,她带着大家住到了南城的龙门客栈,她与龙门客栈的老板娘认识,那是因为她曾在这个客栈里住了有一个多月。

龙门客栈的老板娘叫作花二娘,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寡妇,不过,她有三个儿,大儿跟着她开店,二儿最是精明,如今在幽州州府的衙门里当差,儿最有出息,跟着耶律休达当兵,如今也混得了一个校尉的身份,也算是有成就。

许云起一行九个大人,要了四间上房,其中许云起带着儿洛住的是一间最好的天字号上房,有两间屋,她和洛住在里面的一间,外面一间留给弟弟许八郎;他们的左边,是祁东和林花的住所;右边是杨炼和王山的住所;张玉龙与另两个马车夫,三个人共住一间房,位于祁东那间房的左边。

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许云起把老板娘花二娘请进了屋里来,拿出了一面巴掌大的玻璃镜送给她。

花二娘照着这个镜的时候,不由得喜笑颜开,她也是第一次用这种玻璃镜,不知道比平常用的铜镜清楚了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