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雁阵模式(2 / 2)
陈前进问道:“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在三四年后,他们又会向中国转移产业呢?”
许望秋笑着解释道:“对整个东亚和东南亚来说,东瀛处在食物链顶端,但对整个世界来说,处在食物链顶端的却是美国。东瀛在二战之后能够迅速崛起,美国转移产业起到了关键作用。经过三十多年发展,东瀛企业已经开始挑战美国,最近几年两国贸易摩擦不断。最近几年美国使用了各种手段,想解决美日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但美日贸易不平衡还在加剧,接下来,美国恐怕会动用金融手段来解决问题,会逼日元升值。
日元一旦升值,东瀛企业利润会大幅衰减,再加上东南亚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工成本逐年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东瀛企业只能再次转业产能,寻求更加便宜的人工和原材料,而这次产能转业的目的地只能是中国。因为全世界找不出像中国这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成本又极其低廉的国家。我相信在三四年后,东瀛就会掀起对中国投资的热潮。”
在场众人闻言都微微点头,而宇都宫德马则脸色微变,最近两年美日贸易冲突不断,最近美国国内掀起了抵制日货的风潮。在1971年的时候,美国就曾经强迫东瀛签订《斯密森协议》。根据协议,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308日元。在美日贸易冲突不断的今天,美国真的有可能故伎重演,逼日元升值。
在70年代日元升值之后,东瀛企业掀起了一波向海外转移产业的热潮。四小龙就是这波产业转业的受益者。如果美国人再次逼日元升值,那东瀛企业肯定会再次向海外转业产业。而这次产业转移,中国很可能成为受益者。
陈前进在惊叹许望秋洞察力的同时,叹了口气道:“我们也不能守株待兔,等着别人转移产业,万一美国不逼日元升值,或者等个十年八年才逼日元升值,那我们总不能一直等下去吧。我们还是要努力吸引东瀛企业转移技术,吸引东瀛先进企业到中国投资。”
许望秋摇头道:“东瀛大公司是铁了心要搞雁阵模式,是不可能向中国转移先进技术的,也不会把先进工厂建在中国。我觉得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东瀛企业的身上,不如着眼于我们的同胞。”他看了看林海他们,笑着道:“比如林海前辈他们。”
林海叹了口气道:“我们这些华侨如果能为国家出力,我们肯定是愿意的,但我们都不是搞技术的,拿我来说,主要是做饭店游乐场,技术上的事是真帮不上忙。”
许望秋拿出一张名片,笑着道:“这是我刚才拿到的一张名片,名片上的这位先生是做电子元器件的,主要是录像机的一个元器件,他们的公司甚至在给日立供货。我相信这样的企业不只一家,在香江、在新加坡、在马来西亚的华商中有很多。如果我们把华人世界的资源整合在一起,那我们就有了各种元器件的供应商,那我们是不是就能组装录像机了?
录像机如此,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在全世界有很多华商,这些华商做各种行业的都有,做服装的、做电子产品的等等,既然关东地区的华侨总会能够搞联欢会,那为什么不能把范围扩大,联合全球各地的华侨总会,大家共同搞一个华商大会呢?我们完全可能把全世界的华商集中起来,大家互通有无,互换资源,共谋发展!”
陈前进、林海,以及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双眼闪闪发亮,联合全球的华侨总会,将华人企业家集合在一起,互换资源,共谋发展,这简直是天才的想法啊!
就像许望秋说的,全球各地拥有无数华商,从事各行各业的都有,如果能够把这些优秀的华人企业家集合在一起,成立华商大会,那华商大会就将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平台。全球的华商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互通有无、整合资源、交流资讯、合作互赢,对全球的华商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对中国大陆来说也同样如此,通过这个平台中国大陆的企业可以跟海外华商沟通交流,共谋发展,通过这个平台中国也能够更好的吸引华人华侨回国投资。
林海看着许望秋由衷地道:“难怪李部长想调你的外经贸部,难怪文化部坚决不肯放心,望秋,你果然是商业奇才,成立华商大会这个想法实在太棒了。成立华商大会,不光对国家有好处,对海外华商也是大有好处,真的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陈前进直接站了起来,端起酒杯,激动地道:“望秋,成立华商大会的想法太妙了,有了华商大会,我们外经贸部对外沟通和交流就不是无的放矢,你这想法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我敬你一杯!”
许望秋赶忙站起来,端着酒杯毕恭毕敬地道:“陈参赞,这真是折煞我了。我就是信口一说,让您见笑了。还是我敬您。”说完,他举起杯子,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周围桌子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陈前进站起来向许望秋敬酒都目瞪口呆;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更是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堂堂公使衔商务参赞,正厅级干部,竟然向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年轻敬酒,这是怎么回事,是我眼花了,还是在做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