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谈合作(1 / 2)

加入书签

李汉祥相信在许望秋在公布跟出口公司合作,能够获得内地市场票房分账的消息后,整个电影界绝对会为之疯狂,整个香江电影的格局可能都会改写。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香江的佐派电影人一直处于被打压,被漠视的状态,而现在他们终于等到了翻身的日子。

对李汉祥来说,他回内地拍摄《垂帘听政》,就意味着被台弯封杀,意味着在香江没人再找他拍片子,可以说是赌上了自己的前途。现在看来,他真的赌对了。他笑容满面地道:“其实在我心中有个酝酿了几十年的计划,就是从慈禧入宫拍起,拍到八国联军侵华,通过慈禧的一生,把清末几十年的历史拍出来。在我的构想中有五个故事,《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同治中兴》、《变法维新》和《八国联军》。”

许望秋记得李汉祥只拍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后面三部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拍,不然会成为杰出的系列作品,就道:“从1840年到1949年解放,这一百年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屈辱,最黑暗的一段历史。确实应该有人把这段历史拍出来,提醒今天的我们,以及后辈们永远不要忘记。李先生擅长古装片和历史片,你的电影不但画面优美,语言优雅,深有意境,并且场面宏大,做到了雅俗共赏,拍这种题材真的是非你莫属。不过按照顺序应该先拍《火烧圆明园》,再拍《垂帘听政》,你怎么先拍《垂帘听政》呢?”

李汉祥苦笑着道:“最开始我是想拍《火烧圆明园》,但这个故事有大量的战争戏,还要搭建圆明园外景,需要花很多钱,而国内的电影厂又没办法投太多的钱,所以,我就把《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个部分合二为一,尽量不拍大场面,这样能够省去不少成本。”

许望秋直接道:“现在我们出口公司接手这个项目了,你不需要担心钱的问题。我觉得还是把《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拍成两部电影比较好。这两个故事是连着的,我看不如直接连着拍,一次把两部戏拍完。免得重现搭建剧组,重新找演员,能够省去不少麻烦。”

如果《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能够连着拍,李汉祥自然求之不得,不过他还是提醒道:“如果两部电影连拍的话,那需要花很多钱,可能要七八百万,甚至是一千万。”

许望秋轻笑道:“只要电影能够拍好,不要说一千万,就是两千万我们也可以投,关键是电影要拍好。只要电影质量过硬,光是内地市场我们就可以收回成本。在加上香江市场,东南亚市场,肯定是能够赚钱的。所以,钱的问题不需要担心。”

李汉祥觉得许望秋的话有些夸张,狐疑地道:“投入上千万,真的没有问题吗?”

许望秋一听到这话,知道李汉祥是觉得自己太年轻,担心自己的话不管用,笑着安慰道:“不只我这么认为,王部长也是同样的看法。”

李汉祥听到王岚西也是同样的看法顿时安心了,摩拳擦掌地道:“那真的太好了,我等了好多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我简直恨不得马上开工!”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我跟内地的电影厂谈的时候,本来身上是没有合约的。但跟内地合作的事一直没有搞定,在去年就跟邵氏签约了,现在手里有两部电影的合约,必须把邵氏的工作完成,才能拍《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

许望秋笑着道:“这没关系,等你忙完邵氏的片子再跟我们合作就是了。在这段时间,正好可以好好打磨《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的剧本。这两部电影投资巨大,而且你又是第一个回内地拍摄的非佐派导演,必须要一炮打响才行。”

李汉祥神情严肃地点头:“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是这都是一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战争,我会竭尽全力把这两部戏拍好。”他想起许望秋也是导演,而且水平极高,就道:“我约请老剧作家杨村彬先生写了一稿《垂帘听政》,你有兴趣看看吗?”

许望秋师父苏振声跟杨村彬合作过,拍过杨村彬的剧本,他听到《垂帘听政》的剧本是杨村彬写的,就道:“当然,我正好欣赏欣赏杨前辈的新作。”

李汉祥起身到书房将《垂帘听政》的剧本取出来,递给了许望秋,想听听他的看法。

许望秋接过剧本慢慢翻看着,杨村彬的剧本从慈禧入宫写起,一直讲到她垂帘听政。由于要讲的人物和事件多,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在讲,但都没有讲透,显得流于表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