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家人(1 / 2)
蓉城黄田坝是个特别神奇的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蓉城的地图上找不到这个地方。但无论寄信、发电报,甚至是国外的邮件和电报,只要写中国黄田坝,都能准确无误地送达。
因为这黄田坝有个峨眉机械厂,代号“国营132厂”,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由于有保密单位,黄田坝这个地名自然不能随随便便地使用。
许望秋知道黄田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为外界所知,但在30多年后,这里会成为中国军迷的圣地,因为歼20、骁龙无人机、国产大飞机C919机头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其实蓉城像132厂这样的企业不只一家,这些企业跟132厂一样,出于保密的需要都用“某某信箱”来代替,对外都称信箱号,而本地人则称工厂的代号。比如红光电子管厂,是106信箱,本地人一般都喊773厂。这些企业大部分都集中在蓉城东郊,只有132厂因为特殊性,放在了城西。
许望秋是爬运煤车回来的,满身煤灰,看上去跟非洲人似的。走在厂区里,迎面而来的人,不管男女都好奇地打量着他,甚至擦肩而过后还会回头看两眼。
路过子弟中学的时候,正赶上学生放学,学生们三三两两往外走。其中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引起了许望秋的注意,其中一个模样普通;另一个清秀可爱,是个小美女。
许望秋便冲小姑娘挥挥手:“嗨,小美女!”
在七十年代,不要说当众喊人美女,就是喊姑娘,都会被认为轻浮,在正常情况下要喊女同志。谁要是在街上喊别人美女,会被认为当众耍流氓,得到的回答肯定是“臭流氓”。那个长相普通的小姑娘脸“唰”的红了,狠狠骂了句“臭流氓”。
那个模样清秀的女孩却瞪大眼睛,盯着这个满脸煤灰,看上去像乞丐似的男子上下打量,然后小跑过来,拉着他的胳膊直摇:“二哥,你怎么乌漆嘛黑的,我差点没认出你来!”她想起哥哥是去考大学,赶紧问道:“二哥,你考得怎么样啊?”
许望秋故作骄傲地道:“哼哼,二哥我一表人才、英俊潇洒、英姿飒爽、风流倜傥、玉树临风、风度翩翩,考个北平电影学院还不是小菜一碟啊。”
女孩是许望秋的妹妹,叫许望北,今年13岁,读中学二年级,是个活泼可爱,特别讨人喜欢的小姑娘。许望秋和大哥许望川都特别宝贝这个妹妹,厂里小孩谁敢欺负许望北,那绝对会被他们两个狠揍。
许望北咯咯笑道:“二哥,太祖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许望秋纠正道:“二哥这不是骄傲,是自信。为考大学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许望北笑得更厉害了:“明明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许望秋摸摸许望北的脑袋,微笑着道:“我们回家去。对了,家里没出什么事吧?”
“姗姗我跟我哥回去了。晚上找你玩。”许望北跟朋友说了声,跟在许望秋身边兴冲冲地道,“家里出大事了。大哥把对象带回家了。”
许望秋一听马上道:“真的假的,长什么样,好不好看?”
许望北想了想,用力点头道:“挺好看的。”
许望秋带着妹妹快步往家里走,很快便到了他们家所在的筒子楼。132厂的房子跟这个时代大部分工厂一样,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那种一排的平房,给从大学中专分来的学生和转业军人中还没有成家的人住的,空间狭窄,而且是几个人挤在一起;另一类是领导住的干部楼,独立的单元楼,每家有厨房和厕所;第三种,是最多的一种,就是筒子楼。
不过许望秋家住的筒子楼是两居室带一个小厨房的那种;虽然比不上干部楼,但比单间的筒子楼要强不少,而且有厨房,有水龙头,可以在家里做饭。
许望秋掏出钥匙,打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间7、8平方米的屋子,靠墙的位置摆着一张床,靠门这边放着一个立柜,一张桌子。立柜上放着一台红灯牌收音机,桌子上放着一个绿色的塑料罩子,下面放着中午的剩菜剩饭。这间房是父亲和母亲的房间,也是吃饭的饭厅;来客人的时候,这里又会变成了客厅。
许望秋和妹妹许望北住里面那间房,布置有木头的上下铺,有书桌、书架,在书桌上有台灯,方便他们学习。父亲文化水平有限,但很尊重知识,哪怕是在运动时间,哪怕知识分子被打成了臭老九,他也一直教育许望秋他们,你们必须好好读书,没文化将来是要吃亏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