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1 / 2)

加入书签

以前大家刚来的时候肚子饿得厉害了,就有人把官府发下来的种子给吃了,被发现后都被抓起干苦役了。

不过那祸害的是自己家,这种偷菜偷苗的害的却是别人!

阿饼怕自己家快要长成的菜叫人给害了。

爹爹一听也有些担心,“要不,我就在田里睡吧?”

爷爷摇头,“不行。咱们还是要回去,阿饼,你也听话,你听说了现在有人偷孩子和妇人吧?你和你爹不在家,你娘和你妹妹被人偷走了怎么办?”

因为女人和女孩可以换粮,所以流民中的女人突然就变得贵重起来。有人就会偷女人和小女孩,就是为了赚着一斗豆子。

他们如果发现偷走的小女孩是小男孩就把人杀了。而被他们偷走的妇人和小女孩不是被剪掉舌头,就是被划破脸,叫家人认不出来,也防着她们逃跑。

阿饼记得隔壁那个村就有妇人被发现是破了相的,官差把这家的男人抓去治罪,也割了他的舌头,还罚他削鼻切耳之刑。听说受了刑以后就被抓去当耕牛了。现在耕地的牛不够,需要有人在前面充牛拉车,平常人耕自家的地还有个休息的时候,这种受刑的人耕别人家的地,没有好处,也不能休息,什么时候累死了,什么时候他的刑也就服完了。

阿饼听到后听爹爹和爷爷说,遇上这样的事,与其让那恶人多活些日子去干活,还不如一刀砍了痛快!

阿饼:“这都是公主仁慈。没有公主,我们现在也不能留下了。”

爹爹摸了摸他的头,“你说的对。今日学的鲁字都记下了吗?”

阿饼兴冲冲的点头。他和弟弟妹妹们每天上午都会去官衙门口上课,学鲁字和数学,学的好的人下午还可以帮官衙的衙差干活,日后有更好的前程!

他就盼着自己以后也能帮官衙的人干活,抄写东西,日后去大城做事。

回了村后,爹爹和爷爷分别走进了两个院子。

现在家里都是女户,户主是娘和奶奶。因为女子立户可以减役,所以村里的人大多都让家中女子当户主,除非是家里没有女人的才由男子立户。

男子当户主的话,轮到服役时就按人头算,家中只留一个男丁即可;女子当户主,却可以留下一夫一子,这就等于多留一个人!

这样一来,人人都改成了女户。

娘改了爹的姓,爹爹还有他和弟弟妹妹们就不必改姓了。不过在外面说,就是他们家人全都从了娘的姓。

爷爷那边也是这样,奶奶又有了身孕,孕妇又可多领一斗豆粮。

等吃过晚饭,阿饼带着弟弟和妹妹到爷爷这边来睡觉,好让爹和娘生小妹妹。

等娘有了小妹妹,家里又可以每个月多领一斗豆子了。

清晨,咣咣咣的锣响渐渐行近村庄。

甲组二十一村的人纷纷从睡梦中醒来。有勤快的已经去田里了,留下的都是妇人与准备去官衙学字的孩子们。

听到锣响,妇人与小孩子都到村口观看,只见一行人,前面一个敲锣的,后面三五执着长杆的衙差驱赶着一队人走过来。

这一队是罪人,大多面上带伤,有的被削了鼻子,有的被切了耳朵。手足都没事,因为要用他们干活。

敲锣的人站定在前,敲一声锣,指着罪人中的一个人说这人身犯何罪。

前四个都是劫女为奴,所以都是削鼻切耳之刑。妇人们听说了,都从地上捡起石头砸这些罪人,官差特意站远点,管都不管。

后面几个全是盗窃,削鼻、切耳只罚一样,有的只削了一边耳朵。

这样是为了避免罪人逃走。受过刑后,哪怕逃走别人也能认出他们是罪人,不会收容他们。

唱过罪刑后,官差们才把罪人们带走,送他们去干活。外面处处都是待开的荒田,需要干的活多着呢。

上午的学习过后,阿饼带着弟弟和妹妹回家来。奶奶中午可以吃一顿饭,见到他们回来,奶奶特意在锅里多放了一碗水,他们就跟着奶奶喝半碗汤。

喝过汤后,阿饼把弟弟和妹妹留下,去隔壁看娘。

娘正在搓草绳。

草绳搓得多了是可以卖的,虽然物贱,但商人们也要,搓一千根可换一升豆子,这就够家里人煮一碗汤喝的了。

娘看到他回来,笑着问:“在奶奶那里喝汤了吧?好喝吗?”阿饼舔舔嘴,虽然少,但那半浑的汤喝下去还是好像饱了一点的。

“娘,你饿不饿?”他问。

娘笑着点头:“饿啊!这都中午了,等你爹回来了,咱们吃菜汤!”阿饼:“那我今天多捡点,走远点。”娘嘱咐他:“别走太远,看着你弟弟和妹妹,别让他们被人抱走。”

阿饼点点头,说:“我把刀藏在筐里了,娘放心。”

结果今天爹和爷爷提前回来了,村里的人都是不到黄昏就跑回来了。

阿饼是听到村里的锣连响就赶紧拖着弟弟和妹妹跑回来。

这种事发生过两次,他已经知道了。

这是说明有新的流民来了。

村民们挤在村口,紧张又害怕的看着远处的道路。

前方像蚂蚁一样聚了一撮人,隐约有哭声传来。

村民们既害怕这些人会在他们的村子附近落户,又盼着这一次的流民中有他们的亲人或认识的人,能告诉他们家乡的消息。

阿饼就看到爹爹和爷爷站在最前面,激动又紧张的盯着。

他们村的官差已经来了,站在最前面。送流民来的官差也过来了,两边说了几句话,他们村的官差就让大家排好队,一个个上前喊话。

“喊人名、村名,你们原来家乡有什么熟悉的都可以喊出来,看看那边有没有认识的。”官差道。

这就是认亲了。若是能认到亲人,就可以把亲人接到村里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