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1 / 2)
她果然不屑送上门的“皇位”。
她现在要毁掉大梁了。
大梁最强一道屏障:花家,被她亲手打碎给整个天下的人看了。
而打败花家的,却是一个奴儿。
这个奴儿成了大王,娶了公主,得了帝宠,还打败了花家。
若奴儿可为王,这天下又有何人不可呢?
第634章 池鱼之殃
万应城上, 甲兵林立。几个城门都陈列了许多士兵, 只待一声令下就出城迎敌。
黎青河这几日连城墙都没有下,担忧地望着远方。
“现在情形如何了?”他问回来的探马。
为首一人摇头说:“还在乱斗,只是已经看不见大旗, 全是小股游击乱斗。互相之间也不分敌我,我带人过去时, 险些被当成敌军给打了,只好匆匆退出来。”他顿了一下, 说:“城主, 还是应该早做打算。昨日去前一日, 战场又扩大了十里左右,不知什么时候就打到我们这里来了。”
既没墙又没蓠, 战场打着打着移上数十、上百里都是常事。现在万应城就是担心这战场打着打着,打到他们这里来了。
黎青河道:“那……庆国人与花将军呢?”
探马摇头:“数日前, 花将军帅旗一倒, 就有人传花将军已经被庆人害了。但出奇的是直到现在, 仍有人与庆人纠缠不休。”按说主将没了, 这仗就打完了, 花家军该即刻散去, 庆人赢了。
可现在是庆人仍在苦战, 不知是哪里来的、是什么人接棒花将军继续跟他们打着呢。
探马也算出身将门,家中三代都在马上讨生活。他道:“不管是谁, 这仗打得颇有章法。”
之前庆人以流民为矛, 攻向公主城。万应城中的人一发觉就警觉起来了, 顿时紧闭城门,陈兵列队,担心流民冲过公主城会跑到万应城来。
结果流民没到公主城就四散奔逃,还真有不少冲到万应城这边来了。黎家只好匆匆派兵出城,将流民驱赶开,然后每日派探马前去侦查。
探马分数队,一日夜一来回,将前线的消息源源不绝的递送回来。
于是黎青河得知流民四散是花将军突然冒出来了。
花将军失踪近一年了,突然出现自然引人疑惑。但黎青河早就见过随白哥前来的花家家将,早知花万里带着花家军藏在公主城下。现在看他出来只觉得理所当然。
公主城不但有鲁国公主,还有小太子。花将军能早早发觉此事,藏身公主城,可见其计深远。
现在公主城有难,花万里是非出手不可的。
花将军竖起百旗,又在马后拴上树枝,荡起烟尘,假充雄师百万,吓退了流民,破了庆人的奸计。
黎青河得知后,当即喝了一声“好!”。
庆人先夺河谷,又肆意凌虐百姓著族,实在叫人痛恨!现在他们假充正道攻击公主城,必是心怀不轨!
花将军能一招破敌,怎不叫人痛快?
万应城上下听了也鼓掌相庆,纷纷痛骂庆贼。
庆王立国就在左近,万应城中的百姓倒是都不痛快了。谁都不想自己身边突然冒出一个深受帝宠的诸侯国,而且这庆王听传言也不像是一个冲虚谦和的人。
百姓不喜庆人,在庆国大公子突然挟流民过境后,百姓的不喜变成了厌恶,庆人也变成了庆贼。
因为流民会变成流匪,他们四处流窜,会让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百姓们不敢出门,哪怕在村子里也担心流民入村抢劫。因为流民多是青壮,流民为祸,村中的女人和小孩子受害最深。
现在听到庆贼被花将军破阵,都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可不出几日,又听说花将军被庆贼害了。
遗尸于野,被心腹捡走。宝马、头冠、宝剑都丢在了战场上。
听到这个消息后,万应城街上就有人当街哭号。
黎家也是受惊不小,黎青河命人再三查探,最好能追索到花将军的心腹,见到花将军的尸首。可又听说花将军的亲兵也都被打得不知去向了,死的死,伤的伤。带走花将军尸首的忠仆极有可能是已经逃走了,活下来的人想替他隐瞒去向也是情有可原的。但不止一人说,确实看到花将军的大旗与庆贼的大旗冲到了一起。
后来周围太乱了,没人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花家将旗突然倒了。
然后就再也没人看到花将军的身影,连他身边的亲信也不知所踪。
而有人亲眼看到花将军的爱马在战场上四处奔逃,哀鸣咻叫,辨认倒下的尸首,马首拱过叠堆倒下的尸首后,可能没有找到花将军,最后跑到战场外面去了。
至于花将军的头冠与宝剑也被庆人捡起了。
桩桩件件,好像被人亲眼目睹,不容狡辩。
黎青河就算不想相信,也要信了。
所以确实两边将军遇上了,经过一番厮杀后,花将军武艺不精,被斩于马下。
黎青河不由得叹气。这样的死法当真可笑!花万里如果早知今日,就该更勤奋练武,而不是读一读兵书,学会调兵遣将就算了。
就算黎青河相信花万里已经死了,可他嘴上也不能承认。不但不承认,还要命人继续搜索救援花将军。他只承认花将军被打败了,但他不承认花万里死了。
他坚持,花万里是受了重伤,被心腹救走了。
为此,他还命人在街上宣传此事,看到有百姓替花万里服丧挂白就喝止。然后大张旗鼓的从府中取出名药,又宣传要去请名医,然后天天派人出城搜索花将军的踪迹,如果碰上了,一定要把药送给花将军治伤啊。
经过他的一番努力,城中的气氛就稍稍变好了。之前花将军的将旗刚刚倒下,传说他被斩死后,黎青河在城墙上听到这个消息就有点站不稳了,眼前一黑,回过神来就看到城墙上的士兵守将们个个如丧考妣,泪流满面,还有人跪下来以头碰地,呜呼哀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