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2)

加入书签

最关键是,国家法律法规对专利费用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专利权拥有者可以和使用者协商彼此都接受的价格,这个协商主导权在专利权拥有者身上;而商品卖出的价格,是得遵守市场规律,不可以肆意涨价的!

所以归根到底,夭乾研究中心有恃无恐,而他们却备受掣肘。

网上吃瓜群众们的反应各异,想得多的和记忆乙一样,认为多出来的专利费用,最终会被转移到他们身上,因此都很愤怒。

第84章

有网友不忿地嘲讽,“陶妖精你真有出息啊,一嫁入豪门就从我们身上剪羊毛,说好的出身小市民呢?”

“别说什么国家会调控价格了,这是市场规律,就算可以调控,又能调控到多低?你的专利费涨一点点,我们买东西就得跟着贵一点点,一点点日积月累,那就是很多了!”

“她已经脱离了我们的阶层,自然就不会管我们这个阶层的死活了!”

“诺贝尔奖得主很威风啊,可惜没道德没品,一心想着剥削人!”

“什么诺贝尔奖得主,她肯定不是真的研发者。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研发者,哪个不是心怀天下的?她都钻进钱眼里了,绝对是想赚完一笔就走。估计专利权只是送给她一段日子,金主很快要收回去,她才狗急跳墙,想狠赚一笔!”

网上的吃瓜群众越说越觉得自己的猜测合情合理,于是就将帖子和自己的怀疑发到别的论坛。

也有反对他们的,

“搞科研需要巨额的经费,或许陶妖精是真的没钱了才加收专利费呢?她拿国内最高科技奖有500万奖金,但只有50万是可以自己支配的,剩下的450万都得用在科研上,诺贝尔奖就别说了,加起来才一百多万,能顶什么用?”

“就是啊,搞科研本身就是烧钱的项目,不够钱用了不收专利费找谁要钱?夭乾又不是国家的机构,上面不会拨科研经费下来。帝家是有钱,可总不能叫人家从家里拿钱出来搞科研,然后低价卖专利吧?”

“国内难得有可以收专利费的争气机构,大家为什么不支持?是不是别有用心,像沈雅一样,是间|谍,就希望陶夭夭无法继续研究下去?”

“我不管别的,之前手机芯片的事,还有一大群网|特叫嚣着中国人有本事也卖专利,现在陶夭夭涨价卖专利了,我觉得她打脸打得爽,所以无条件支持她!”

两派人打起了嘴仗,狐妖和公主们战斗力爆表,也加入战场,网络上一片腥风血雨!

发布会现场,陶夭夭回答了记者,就宣布这次发布会结束了。

保镖们一起上前来,护着她从后面的通道离开,坐上车子回大别墅。

专利费涨价的事,陶夭夭自己没有空也没有兴趣搞,就让帝乾给了个人专门负责,待到价格定下来了,她再做最终的定夺。

帝乾从帝家调了一个有能力的进来,让他听完陶夭夭的要求再列一份专利价格表。

过了半个月,定价出来了,陶夭夭认真看了看,笑着说道,“外国的企业得再加一点,他们这里多出来的专利费,就用来补小家电的。”

“那小家电的国产企业,适当调低一点?”帝从时问。

陶夭夭点头,“嗯,调低一点。小家电的技术很快会面世,这些要及早完善。”说完想起到时签合同,当下又问,“帝乾是不是让你从此一直跟着我了?”

“他让我跟在陶小姐身边,一切听陶小姐的吩咐。”帝从时回道。

陶夭夭点点头,“那你把这些改好,之后和各大生产商商谈价格的时候,也由你负责,我这里只在最后签字。”

相比起管理,她更喜欢做科研,因此没打算浪费时间跟生产商扯皮。

至于帝从时会不会从中拿些回扣,她懒得管,都说水至清则无鱼,帝从时拿一些回扣,但在可接受范围内,她用不着赶尽杀绝。

帝从时听了点点头,又道,“您之前对外说了涨价,估计很多消费者都对你有怨言,小家电的专利费没有涨,我认为要对外公开一下。”

自从陶夭夭宣布要涨价之后,很多网友就在网上说陶夭夭要从消费者身上剪羊毛,导致陶夭夭的口碑比之前差了许多。陶夭夭背后的势力在公关,但这和消费者的钱扯上关系,公关效果很不理想。

如果到时装了液态氮的小家电如果太贵,消费者会把这笔帐算在陶夭夭身上。这么一来,陶夭夭既没收到钱,又得被消费者埋怨,两边不讨好。

想到这里,帝从时看了天有眼一眼。

眼前这张张美人脸看起来聪明伶俐,搞科研也显示出她的学霸本质,会10国语言更是能体现出她是个有毅力且记忆力佳的人。

这样的人,怎么做涨价的决定时,就这么草率这么粗暴呢?简直笨得不行,毫无智慧可言,网上甚至有人骂她蠢了。

陶夭夭点头,“你先把定价做好,在小家电面世时宣布吧。”说完又叮嘱了些别的,就把这事扔给帝从时,自己仍旧去做研究。

网上很多人嘲讽她又蠢又毒,再次怀疑她到底是不是技术的真正研发者,她都从穆欣口中知道了,但并不放在心上,反而松了口气。

这本来就是她要表现出来的形象,现在网友们都认为她是这个形象,她并没有什么怕的。

只是名声略微受损,有些争议,总比没了命好。

帝从时见陶夭夭如此放权,大受鼓舞,便打起了精神,准备大干一场,让陶夭夭和帝乾看到自己的本事,对自己有个好印象。

陶夭夭无事一身轻,回到反重力悬浮技术核心区,和大家一起测试实验成果。

理论上,她和刘树礼几个院士已经研究出以150斤为节点的新技术,但是现实中到底能不能实现,还得经过严苛的测试才能确定,所以她和刘树礼几个,现在都不搞理论研究了,打算先看实验结果。

之前一段时间一直在试验,现在试验结果到了关键阶段,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很快就可以见分晓了。

刘树礼几个院士这些天都比较紧张,一直关注着实验结果。

陶夭夭坐在一边,托着腮思考,即使一次能够提升超过150斤的重量,距离制造航天飞船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

还有没有更好的优化手段呢?

提升重量再大一些,或者每个节点的研究周期快一点,这两方面都可以着手,但是到底能不能做到,还真是个问题。

陶夭夭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将目前所有的经验都梳理了一遍记下来,又将自己脑海里光球的内容认真总结出来,然后陷入了沉思。

她飞快地根据眼前的知识进行各种理论猜想,但猜想实在太多,她不得不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挨个推算。

三天后,陶夭夭还在办公室进行推算,突然就听到外面爆发出一阵兴奋的欢呼声!

她放下笔,猜到应该是测试结果出来了,并完美验证了先前的理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