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2)
拿点吧。吃点吧。贪点吧。大晏那么大,怎么可能因为自己贪一贪就倒了呢。
倒就倒了呗。
刘次辅瞠目结舌。他没想到周烈竟然是来求死的。把周烈召来只是他政治斗争的一步棋,朝堂博弈么。刘次辅比何首辅大,在次辅位置上干得绝望,何首辅既没致仕也没要死的意思。其实朝臣勾心斗角未必比后宫娘娘撕逼更好看,有的时候还是相辅相成的。
周烈疯了。他对着皇帝不断磕头,磕得一脑门子血。九边现在什么样可以想象了。就算那些个蛮夷不足畏惧,发生民乱怎么办。
朝堂很寂静。
皇帝陛下攥着龙袍睁大眼睛看他。
有点可怜他了。
皇帝亲娘还想垂帘听政想当女中尧舜,周烈一闹九边说不定太后又有什么幺蛾子。也不知道太后都在后面教皇帝什么,皇帝毕竟才三岁,很多事藏不住。态度对他忽冷忽热。他不介意。大晏太祖的规矩,皇族最好和平民结亲,皇后都得是良家子。太后是小家碧玉,比正经皇族里的人都热衷嫡庶斗争。这也是个传奇女子,从太子小老婆斗到皇帝大老婆,再斗到皇帝他娘。现在憋在后宫一拱子劲要和摄政王斗,奈何根本逮不着他。
皇帝很矛盾。想和摄政王亲近,回去他娘又得没完没了。他并不能理解为什么非得和摄政王搞得这么僵,给摄政王脸看到底有什么好处?太后委曲求全一辈子了,现在她是太后,儿子是皇帝,天下还有比皇帝大的吗?再看别人的脸色不是太可笑了么?皇家有皇家的尊严!皇家有皇家的骄傲!让个庶子摄政简直是对皇家尊严和骄傲的践踏!
太后“摇篮风”吹着,皇帝和摄政王关系一天天水深火热下去。
摄政王看着朝堂地下这堆东西。满口仁义道德。公服补子一个个张牙舞爪,要禽有禽要兽有兽。
衣冠禽兽。
周烈满脸血跪着。皇帝显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甚至不知道该不该看摄政王。最后实在没办法,懵懵懂懂转脸对着他亲叔叔。
摄政王微微躬身,对皇帝温柔道:
“陛下,他说,你的大晏,要完了。”
第6章
王修放衙回王府,看见摄政王蹲在正厅门口,默默地啃大葱。
王修站在他跟前,向下俯视他。
摄政王没搭理他,啃葱啃得很深情。
就在王修考虑怎么迈过摄政王的时候,李奉恕抬头看他:“你跑吧。”
王修惊奇:“啊?”
李奉恕道:“你跑吧。越往南边越好。不要回来。”
王修半天没说话。
院子里很寂静。李奉恕除了不爱笑不爱说话其实挺好打发一人,仆从们怕他怕得半死。王修一声长叹:“你早知道,大晏要完了?从什么时候?”
从什么时候呢。
李奉恕小心翼翼地嚼完一根葱。
一座恢弘的大厦即将倾塌,他一个人孤零零站在那里,等着被砸死。
“我跑了,你干嘛去?”
“不干嘛。等着。”
王修在他身边坐下来,抱着膝仰望天空。鲁王府衰败归衰败,足够大。当年那一代鲁王很有意思,房子修得全都矮,房檐也不翘,一座座房子像是四肢缩在肚皮下取暖的大猫,温柔无害。这倒是有好处,坐在门槛上往上看,能最大限度看到天。
天很大。
大概这是宿命中的一点联系——也不知大晏几代鲁王是不是都这样喜欢蹲坐在正堂门口看天。就像李奉恕现在这样,太高大所以蹲着的时候更像团着。
王修伸手摸摸李奉恕的背,给他顺毛。
“我这两天看书。看到二圣北狩。金军攻破东京的那天是个什么景象?”
王修沉默一下。“瓮中人语,‘二十五日,虏索玉册、车辂、冠冕一应宫廷仪物,及女童六百人、教坊乐工数百人。二十七日,虏取内侍五十人,晚间退回三十人。新宋门到曹门火。二十八日,虏索蔡京、王黻、童贯家姬四十七人出城。……”
李奉恕道:“你有没有数过,《瓮中人语》里一共几个‘虏’字?”
王修愣了愣。
李奉恕轻声道:“四十五个。四十五个‘虏’。”
从政和元年辛卯冬,辽李良嗣来归,到最后,靖康二年四月初一日,虏胁靖康帝北去。十六年。
物华天宝的王朝,雨打风吹去了。
“跑吧,听话。”李奉恕道:“快走。”
王修静静地看着他,忽而笑了:“我不跑。”他语气轻快道:“你是摄政王。殿下,你是摄政王。你不能就看着大晏完了。大晏完了,就会死很多人。”
李奉恕没有说话。
李奉恕甚至恶意地想,鞑靼瓦拉女真哪个破京或者一起破京,他们能从何首辅刘次辅家里‘虏’出什么。
“你倒真是不怕死。”
王修剥了一根葱:“不过一死。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哪样都比死糟糕,殿下。”
李奉恕道:“你知不知道李斯什么下场。”
王修大笑起来。他有一枚不甚整齐的虎牙:“总要试一试。”
“试一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