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2)
杨萱心里有了数,开口道:“既如此,官媒再来,我就应了他。我想过了,李山后年下场应试,李石得盖典房,两人至少要在京都待两年,你现在年纪也不小了,不如早点成亲,若是能生个一儿半女,即便以后回江西,有孩子傍身也不会被欺负。”
春桃点点头,又问:“可李先生还没成亲,李石才行三,总得按着序齿来吧。”
“未必,”杨萱解释,“我估摸着李山没成亲是要等考完会试攀上户更好的人家,他是嫡长子理应慎重……李家既然来求亲,这些事情想必考虑过。等下次问问官媒。”
春桃应一声,患得患失地退下了。
转天,趁着萧砺回来早,杨萱跟他商量,“李石上门求娶春桃,我觉得这门亲事还行,想应下来。春桃现在身无长物,把小沟沿的地分给她十亩傍身可好?”
十亩地,加上房子,差不多五百两银子。
之前杨萱给文竹的那所院子是用了她的银子,事先没商量萧砺。
而小沟沿的地相当于两人合伙买的,杨萱得知会过萧砺才能决定。
萧砺浑不在意地说:“你看着办,你身边没旁人,就这几个信得过的,多赏点也没什么。”
杨萱连声道谢。
萧砺微笑道:“不用着急谢,我相中一处宅子,咱们现下去看看可好?”
杨萱看看天色,日影虽然西移,但夏天天长,离黑天还早,遂道声好,回屋换了件出门衣裳,跟萧砺一起出门。
走在路上,问道:“宅子在哪个位置,远不远?”
萧砺含混地道:“不远,就在南薰坊……你打算哪天回田庄,要住多久?我过几天忙,可能没法陪你去,早些把车马订上。”
再过八天是杨修文跟辛氏的忌日,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两年已经过去了。
杨萱轻叹声,“二十八回去,多住些日子,正好避开暑气,约莫六月初十回来。”
萧砺道好,“那就订两辆车,可以多带些东西回去,我要是得空就去看你。”
两人边走边说着话,杨萱只觉得眼前的路越来越熟悉,心“怦怦”跳得厉害,一会儿上一会儿下,飘飘忽忽地落不到实处。
不多久,萧砺停在榆树胡同门口,将门上白色封条撕掉,掏钥匙开了锁,推开门,低声道:“进去吧。”
杨萱呆愣愣地迈不开步子。
这是她的家,是杨家三代人居住的地方,是她前后两世生长的地方。
泪水刚流出,就感觉手中多了条帕子。
萧砺凑在她耳边低声打趣,“先哭一阵,哭完了咱们看看怎么收拾。”
杨萱满眶的泪水顿时憋了回去,狠狠地将帕子甩到萧砺身上,“你讨厌!”
萧砺替她拭拭眼角,柔声道:“回家了,就不许再哭,以后咱们会过好日子,好好过,嗯?”
杨萱点点头,握住萧砺的手绕过影壁。
入目便是一片茂密的狗尾巴草,掩盖了原本平整的青石板路,往西瞧,竹韵轩门口的青竹依旧,那座精巧的太湖石假山却被湮没在杂草中,失去了灵性。
杨萱踏上台阶,走进二门,仪门旁王婆子经常坐的竹椅还在,只是落满了灰尘。院子里散落着几条帕子和两件女子衣衫,被雨淋日晒的,早已褪去了原本的颜色。
更有几本书册,已经被沤烂了,可怜兮兮地躺在墙根。
杨家人都爱护书籍,尤其杨修文,更将书册看得如同眼珠子似的,绝无可能随处乱扔,想必是那些军士们往外清理东西掉在地上,也没人想着去捡。
杨萱黯然神伤,被萧砺拉着走进正房。
正房更是凌乱,地上落着纸笔,墙上结着蛛网,茶盅歪倒在桌面上,也没有人管。
令人意外的是,辛氏当初陪嫁的家具竟然还在,虽然表面布了层厚厚的灰尘,但东西却是一样不少。
萧砺叹道:“因为那阵查抄的人太多,军士们没顾过来……那天面圣,趁着龙心大悦,义父说你给穷人盖典房,自己却还没有片瓦遮身,圣上就把宅子赏给你了。”
那天范直还提起英宗时候的杨阁老,说他两袖清风公正廉洁,辛苦大半辈子就攒下一处三进宅院和大兴的两百亩地。
丰顺帝正高兴,随口便道:“去看看,要是宅子还在,就赏给他们住。”
“赏给他们”和“赏给他们住”其实大不一样。
“赏给他们”是把宅子给了杨萱,而给他们住,意思宅院还是朝廷的,他们有权在里面住,说不定几时就要收上来。
范直心思细密,岂能听不懂这两者的差别,可他硬是装作不懂,当着丰顺帝的面儿吩咐太监,“让司礼监找人打听打听房子出卖了没有,要是没卖,着户科另外写下房契,连锁匙一并送给萧千户。”
经朝廷查封的房子,原有的房契就作废了,官府备案上会注明“查抄”两字。如果朝廷把房子重新发卖,可以拿着凭证到户科另立房契。
如果只是赏赐可以居住,那么这道手续就可以省了,选个日子进去住就行。
司礼监得了令,一层层布置下去,刚好今天连钥匙带房契交在了萧砺手里。
杨萱并不知其中有这些弯弯绕。
眼前破败的情形虽然让她感伤,可能将祖屋拿回来终究还是件非常欢喜的事情。
萧砺看着天色已晚,柔声道:“屋子的事儿不用急,这几天我先让人把院子里的草拔一拔,再把门窗重新上遍漆。你回大兴时,把春桃留下,让她跟文竹把屋里的东西归置一下,等你回来,就差不多能搬进来了……”
第134章
杨萱道声好。
春桃跟文竹都在杨家待了好多年, 肯定知道该如何收拾。
也免得她触景生情,看着心里难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