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 / 2)
“走走走!”闵惟秀也被她感染了,当真有些过年的感觉来,有些事情,愁是愁不出结果来的,日子总是要过的。
万一,万一失败了,这就是她和家人过的最后一个年节不是,总归应该开开心心的。
“还有糖炒栗子,我阿娘爱吃,咱们多买点!”闵惟秀说着,抱着闵忘,同安喜就准备出门,还没有到门口,就看到穿得跟新郎官似的姜砚之。
安喜嘴一瘪,小声嘀咕道:“阳春面没有了,糖炒栗子也没有了,死人马上就要有了。”
闵惟秀笑得肚子疼,“三大王,今年年初一,你咋不在宫中待着。”
姜砚之也咧开了嘴,“我担心你,来瞧瞧,宫中那么多人,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他说着,掏出了一个小锦袋,递给了闵惟秀,又掏出一串钱,递给了安喜,“岁岁平安。”
安喜这下高兴了,还是三大王识趣啊!
闵惟秀觉得手中一沉,掏出来一看,眼角忍不住抽了抽,只见里头放着硕大的两个金字,平安。
有人送平安,岂有不收之礼?
“走了,三大王,我请你吃开封府最好吃的阳春面,作为回礼。”
第一百六十五章 开封鬼屋(一)
一行人上了马车,闵忘同姜砚之小眼对大眼了好半天,才一头扎进闵惟秀的怀中,嘟嘟的喊着,“姑,姑……”
闵惟秀上下打量了一下姜砚之,笑道:“这是三大王呢,就是姑姑给你讲的故事里的三大王,咕噜咕噜滚……咳咳的那个。”
姜砚之先前听到闵惟秀把他的英雄事迹讲给自己的大侄儿听,还开心不已。
再一听,什么叫咕噜咕噜滚……
闵惟秀你到底讲的什么鬼故事啊!
闵忘一听抬起头来,又偷偷的瞧起姜砚之来。
两人逗了一会儿孩子,安喜就接了过去,给他喂食。
“你大兄如何了?”东阳郡王的事情,太子的打击可不小。
姜砚之叹了口气,“昨儿个把自己个关在屋子里,喝了一夜的酒。我阿娘担心得不行,东宫行走的官员们,都着急上火的,想着若是年节之后复朝事,这事儿一准叫人攻讦。”
“且不管朝中还有没有柴党,断人子嗣这种事情……”
闵惟秀听得一愣一愣的,她恍惚的还记得,当初在张府的时候,太子同姜砚之说朝事,他还什么都不懂,只坚持着犯了错就应该受到惩罚。
到现在,他也开始懂了。
姜砚之见闵惟秀心不在焉的,伸出手来,在她的眼前晃了晃,“惟秀,是不是说这些很没有意思,我也觉得很没有意思。但是那个毕竟是我大兄,我不能够坐视不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闵惟秀摇了摇头,心中放轻松下来,姜砚之为了太子学这些,她也没有理由,一直任由自己是个傻大个不是。
所谓的人生,就是被各种理由推着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做一次,做两次,做一百次……等你回首再看的时候,自己完全想不到,自己竟然成为了一个这样的人。
“哈哈,我在想一会儿吃面,要那些小菜。我告诉你,他们家的卤肉和卤蛋,都做得十分的好,简直是香飘四里。你知道我为什么最喜欢吃阳春面么,因为其他的面都喜欢加臊子,那整个面就只有一种味儿了。”
“但是他家的阳春面就不同了,用的乃是好汤,面美味。小菜儿都用碟子装着,咱们可以一碗面吃出各种味儿来。那卖面的老丈,原本也是行伍出身,后来跛了脚,便回来做小买卖了。这面儿啊,都是祖传的方子呢。”
姜砚之也是个爱吃的,要不然生不得这么圆润。
他之前在开封府行走断案,走街串巷的,倒也不觉得闵惟秀正月初一带他去吃个小摊子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反而兴致勃**来。
“我告诉你,城南有一家卖糖油粑粑的,听闻乃是当年天宝女帝爱吃的,一日只做一锅,隐蔽着呢,一般人发现不了。这会儿应该没有了,赶明儿,我们起个早,一起去。”
两人说得带劲,一旁的安喜当真是欲言又止。
三大王啊,小娘啊,人家卖糖油粑粑的也不容易,黑白无常为什么要这么残忍的相约着一起登门去看他……
阿福轻车熟路的,很快便到了那卖阳春面的小摊子那儿。
闵惟秀下了马车,见那桌椅板凳,面旗还在,锅子里还烧着热气腾腾的水,里头放着一团面,已经煮成糊糊了。
卖面的老丈,却是不在了。
闵惟秀好奇的四下看了看,都没有瞧见人,寻了一旁卖胡饼的大娘问道:“阿婆,这卖面的刘老丈去哪里了?我想来讨碗面吃,怎地不见人呢?”
闵惟秀说着,掏钱买了几个胡饼。
大娘收了钱,笑眯眯的说道:“小娘子今儿个来得不巧,刘员外刚还在呢,听说仇家回来了,往鬼屋去骂人呢。”
闵惟秀虽然好吃,但是开封府的好吃的实在是太多了,平摊下来,来这里的次数便不多了。
对于刘老丈的事情,更是一无所知。
“什么刘员外,什么鬼屋,他去骂谁?”姜砚之来了兴致,双眼冒出了不一样的光芒。
那卖胡饼的大娘越发的起劲了,“小衙内没有听说过么?这刘员外是个可怜人呐,他家中可是个富户。”
她说着压低了声,“他以前不是做丘八的么?那会儿乱着呢,一打仗就到处收刮金银,不少兵将都靠这个发了大财。那个武国公府吧?听闻他家门前的石狮子都是金子打的呢!不知道收刮了多少钱!”
闵惟秀脸都要黑如锅底了,所以她阿爹的名声到底有多差啊!
用金子打的,还能叫石狮子么?你咋不说金狮子?
姜砚之憋着笑,“然后呢?还说那刘老丈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