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价值所在2/2(2 / 2)

加入书签

“三百万亩。”

郭春发一惊,忙道:“他们能有这么好的耐心,能等至少三年?”

齐政淡定的道:“不用三年。九十多万亩的肉苁蓉,今年采收的还不到三分一;到明年,产量可能翻倍,你们肯定吃不下全部的产能,前期正好让他们培养市场。”

翻一倍的产量,郭春发还真的不敢说紫星药业有这么好的胃口了。毕竟,就算嘉谷肉苁蓉的效果再好,也是需要时间将市场培养出来。

郭春发犹豫了一下,苦笑道:“嘉谷总有大手笔啊。”

“主要是没想到肉苁蓉这么值钱。”齐政笑呵呵道。

“确实挺值钱的。”郭春发心想,不过更有价值的,应该是与嘉谷搭好关系。

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基本认识,绝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诋毁的。

但中药就一言难尽了。

中药材的储备一直是短缺的,这些年药材价格也一直很乐观,加上政府政策的扶持,各地也纷纷出现了许多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农户,但“药不成药”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这一方面是因为部分种植户的急功近利,另一方面,这是因为药材本身的缺陷。

他是做中成药的,还不知道吗,每一批药材检测的结果可能都不一样,而且误差很大——有效成分最高的不超过30%,最低的呢?还不到10%!

也就是说,如果你吃到这样的中药,运气好的话,恰好有效成分是30%,那么你吃两份就是0.6,如果有效成分是10%,那么你吃五份就是0.5,好像是差不多……

倘若你运气差呢?吃两份0.1的,几乎没有效果;吃到5份0.3的,那就是剂量过大,会有什么效果……嗯,不敢想。

这是因为,即使同一个地方种植的中草药,由于气候的变化以及农药与化肥使用的区别,让其药性也有很大的差别。更不要说很多药材只在特定地区生长,才是正宗的药材,扩大种植范围后,种植条件、气候的区别让原材料的有效成分差别更大。

当然,现在很多药材是通过提取有效成分制药,但就算是工业化提取,他也绝对不想看到原材料有效成分在10%-30%这么大的幅度跳跃。

国家也开始重视这一点,药典委也在紧锣密鼓地修订更严格的标准。但标准的提高,还得看产业基础。如果产业基础就不行,标准修订了也白费力气,而且会引起行业动荡。

真正的药材种植,应该是仿生规模化标准化栽培——具体可以参照嘉谷对人参行业的改造。

如果说嘉谷种的人参还不够说服力,那么眼下的肉苁蓉,几乎让所有眼明心亮的业内人士,都看到了嘉谷在中药材种植上的无穷潜力——能通过工厂化的严格控制土壤、肥料甚至气候等元素,将药材中的各种成分比例稳定在一个极高的水平,利用这样的原材料做成的中药才是安全可靠的药品。

嘉谷人可能见怪不怪,这只不过是他们做农业在品控上的严格要求而已,但郭春发知道,这样的能力在药材行业是多么的逆天!

——好吧,在农业上其实也很逆天。

但意识到这一点的医药人,如果再不想方设法与嘉谷搭上关系,那就真的是棒槌了。

想及此处,郭董事长还颇有点自得。还是他老郭眼光好,早早的抱上嘉谷这根粗大腿。现在才想着抱大腿的,哪还有这么容易?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