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要上市2/2(2 / 2)

加入书签

这种担忧,还真的不是杞人忧天。想想看,一个在上游供应接近垄断的庞然大物,而且横跨的行业越来越多,在越来越多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上都说一不二……恐怕连国家都要恐惧了——届时,唯一的下场就是被分拆肢解。

齐政意外地看了何长川一眼,想不到这厮的眼光会这么长远。

“老何,你说得对也不对。如果我们是封闭式发展,别说继续膨胀了,哪怕达到现在的规模,也肯定被群起攻之了。”齐政意味深长地说道。

在国内,齐政从未想过,嘉谷通过“技术”优势,彻底垄断某个市场进而获得超额的暴利。

说白了,无论企业自身多么强横,也不可能对抗国家。

唯有坚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才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为所欲为”。

“问题是,开放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何长川喃喃自语了一句。

说到这份上,齐政也不介意透露一些他与王昱业商议的结果:“比如说,上市!”

上市?

何长川和谢开济同时身躯一震。

这还是第一次,在齐政口中,听到上市的规划。

如果透露出去,相信在整个资本市场上,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其实,齐政心情也挺复杂的。

在他创业之初,是压根没有让公司上市的念头。

但是,嘉谷膨胀的速度和体量,让他自己都有些心慌慌,更不要说外人了。

“大而不能倒”,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个好评价——体型越大的生物,在进化道路上越容易被淘汰。

嘉谷大总管王昱业分析过,如果嘉谷不想走上“大而不能倒”的自我毁灭道路,学会“瘦身”是必须的。

上市,是一个解决方案。

当然,两人讨论的“上市”,不是整个集团都上市,而是只让下游子公司上市。

“我初步的想法是,当下游子公司在行业中取得稳定的地位后,就将其推上市,集团逐步退出;一来让国民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二来嘉谷也能利用上市筹集到的资金,重新投入到新的产业链建设;如此反复,集团能保持做事业的新鲜感,而国家也能得到一批成长起来的优质企业……”齐政平静地说道。

当然,这里有一个bug——首先,你得确定你在新的产业链也能取得成功;其次,你得源源不断的取得成功,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这特么的,任谁也不敢这么夸下海口啊!

但齐政就是这么说了,关键是,其他两人居然并不觉得过分。

这就很过分了,是谁给你们的勇气?

何长川没想这么多,他的脑海里只回荡着五个字——我要暴富了!

因为按照齐政的说法,清源啤酒几乎预定了上市的门票,虽然他握着的激励股权每年也能分红,但哪有上市的财富暴增来得直观?

在谢开济略带羡慕的目光中,何长川精神抖擞,只觉得自己被打了一管满满的鸡血!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