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吾将加冕为王4/4(2 / 2)
溢出的影响力,无疑体现在被疯狂抢购的嘉谷大米上。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
一部纪录片带来的宣传效应超乎了嘉谷所有人的想象。
毫不夸张地说,“嘉谷大米”这个品牌实现了蜕变。
在公司内部,王昱业总结道:“过去,国内大米市场是散装大米的天下,并没有形成堪称强势的大米品牌,市面上多是‘东北大米’、‘江南大米’这样笼统的产地品牌,可谓是一团乱麻!”
“过去多年,行业一直是‘稻强米弱’,很多粮企沉浸在上游原料争夺和下游价格竞争的双重压力下难以自拔,对品牌建设根本是无暇顾及。”
“稻强”指的是在原料端,粮食收购价格一直“易涨难跌”;“米弱”则是在产品端,大米加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激烈进一步抑制了成品粮价格。
王昱业称:“这是一个坎,很多企业栽在这个坎上。”
为何大米企业舍不得花钱做品牌?
还是那句话,大米属于微利产品。其利润常以分厘计算,且大米是没有生命周期的恒定产品,要在当下高成本的媒介进行宣传,大米企业望而却步,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恶循环。
嘉谷算是跳出了这个恶循环,但品牌建设似乎未能“协同并进”。
在嘉谷战略部做的一项“大米品牌”调查,消费者印象最深的大米品牌中,前两位是五常、嘉谷。一个是地域品牌,一个是企业品牌,但所占比例未超过15%。
对此,嘉谷内部的认识是,嘉谷大米在品牌营销上还有不少症结:大米品质、特点的营销不突出;宣传缺乏科学依据;差异化方法单一……
本以为这个需要时间慢慢解决,但一部《舌尖上的大米》,摧枯拉朽般地解开了几大症结。
几个大米品种的特点和品质,在纪录片中对应着每一集的主题,被阐释得清清楚楚。最关键是,这不是空洞的灌输,而是润物细无声地刻入观众脑海里。
正如网友们所说,虽然没有直接宣传,但纪录片中从选种、育秧、移植、生长期管理、储藏、脱壳加工成精米,最后是做成米饭的这一条生产链条,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这就是嘉谷的大米生产链条。
当观众沉浸在纪录片带来的感动中时,嘉谷大米的品牌也无声无息地得到了认可。
在最新的“大米品牌”调查中,消费者印象最深的大米品牌已经是嘉谷大米,并且所占比例超过了35%。
面对着众人纷纷投来的敬佩眼光,齐政微微一笑:“以前,诺大的国内大米市场没有一个‘王’;从此刻起,吾将加冕为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