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103节(1 / 2)

加入书签

她想搞纺织合作社,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趁机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

本地民风尚算淳朴,连族长这样有身份有地位上了年纪的老头儿都亲自下田干活。这意味着当地认可劳动致富的价值。

村里的女人们从合作社领了棉花织布,转手再卖给合作社,就能获得报酬,为家庭增加经济收入。

劳动人民有劳动人民朴实的想法,谁挣钱谁是这个家庭的经济支柱,他说话的嗓门都要比旁人大些。

陈立恒点头,认为纺织合作社可以搞。以后敌人的封锁会更严重,除了吃饭问题之外,他们也得想办法解决自己的衣服。

两人掰着手指头有一个算一个,一致认为除了养猪合作社和织布合作社之外,后面还可以搞手工业合作社和中草药合作社。

前者是利用当地盛产芦苇、荆条和柳树的特点,打芦苇席子,编织柳条荆条箩筐,可以自用也可以换钱。

后者则是在山上采草药,种草药,专门炮制草药,除了供自己需要之外,同样可以背去药铺换成钞票。

这事的意义可大了,既能为村民增加经济收入,满足根据地的生活需求,还可以为根据地的发展提供便利。

为什么呀?因为合作社生产的东西要卖出去呀。

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走街串巷,走村串社的小商贩就是天然的广播台。他们可以从各处收集消息,他们又将消息传递到各处。

有小商贩的身份作掩护,游击队就能顺理成章地前往各处收集情报,而不容易被人发现蹊跷。

两人越说越入巷。搞根据地,他们谁都没经验,完全是纸上谈兵,摸着石头过河。

但也正因为如此,时时刻刻,都有惊喜等着他们。让他们感觉自己能做的事远比想象中的更多。

周老师和龚丽娜拿箩筐抬着土往空地上去,好用旧土加水重新打泥胚。

田蓝瞧见人,立刻招呼她们:“你们会打芦苇席子,编箩筐吗?”

这问题其实很突兀。大家都是女师的学生,学校里教授了什么,田蓝应当比谁都清楚。

但无论周老师还是其他女同学,都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田蓝是崭新的田蓝这个概念。

现在被她问到面前,周老师也只是平静地回答:“芦苇席子没打过,不过家政课上教过编花篮,大家编织箩筐应当不成问题。”

田蓝满意地点头:“那就好。大家也教教其他人吧,到时候我们的手工合作社才能越办越大。”

说着,她便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手工合作社后面要做的事。

好几个女同学都围在她周围竖起耳朵听,还有人不时点头。

龚丽娜却忍无可忍:“你就一点感觉都没有吗?他死了啊,他被这么残忍的杀死了。”

她完全不敢想象,临死前的老人该有多痛苦。他是被活活折磨死的啊。

田蓝苦笑:“因为我知道他们有多残忍。他们比你们能够想象的残忍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他们还会继续做无数残忍的事,比今天更残忍的事。他们不会停下,除非被我们彻底打败了,被彻头彻尾赶出我们的国家。”

她要如何触动?她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已经看过了无数惨相。她一辈子都不愿意记忆和回想的惨案。

田蓝看着流泪的女学生和眼睛红红的周老师,深吸口气才开口:“所以我们要勇敢,我们要坚强。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不能垮掉。”

碰上强盗土匪就不过日子了吗?日子还得过下去。

她抬高了声音:“好了,都赶紧做事吧。鬼子越是不想我们好,越是想叫我们吓破了胆,我们越不能让他们阴谋得逞!”

安抚完师生,田蓝转头去找那位辈分最高的七姑奶奶。

办丧事肯定要杀猪摆豆腐宴。倘若村里没杀猪匠,从外面请的话,那就别让人家来回跑了,一趟把能杀的猪都赶紧杀了,趁早腌肉藏起来。

七姑奶奶跟几个老辈人都觉得有道理。

贼不走空。这一趟,日本鬼子没占到大便宜,后面肯定还会回来骚扰。

猪可是农家重要的财产,养猪的人家多半靠着这头猪来过年关呢。

田蓝趁机跟老人说起合作社的事。

“现在咱们村都被鬼子一把火烧了,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咱们必须生产自救。编芦苇席子做箩筐,蚊子再小也是肉,能挣一点是一点。”

大家跟着点头。

有学问的女先生就是不一样,说话句句在理。要是不赶紧想办法挣钱重新添置起家当,那不得日本鬼子过来杀人,他们自己就先冻死了。

田蓝掰着手指头跟大家说合作社的设想。

“现在外敌当前,日本鬼子越是凶残,我们越是要团结互助。先从手工合作社开始,后面慢慢搞养猪场,搞纺织合作社,种中草药。咱们肯定能够越过越好的。”

七姑奶奶犯愁:“这么多事啊,就怕忙不赢啊。咱们村本来就人少,能干活的人更少。”

田蓝趁机安利:“所以要搞合作社呀,大家分工合作,一人只做一件事。工作效率提高,做的事自然更多。就比方说种田吧,我们也可以搞互助,扯伙、换工、耕牛队还有匀田互助,大家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自愿合作。”

农村人管娶亲和办丧事叫红白喜事。只要不是夭折或者壮年暴毙,老人死了,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死的,都被默认成是喜丧。所以众人的悲伤程度也有限。

七姑奶奶他们一边忙着手上的事,一边孩子一问田蓝:“女先生,你说的这个互助是怎么回事?”

田蓝掰着手指头一个个地给他们解释:“扯伙就是三五户比较合得来的人家结伙互助,一块儿下田做事。播种时一道,除草时一起,下肥料时也凑一处,凡事彼此有照顾。换工就是你帮我我帮你,大家都能抢农时不耽误了时间。至于耕牛队,就是村里把牛放在一起,牛用不完的人家帮没牛的人家,忙起来的时候谁用谁喂养,不忙的时候轮流喂。”

说的时候,田蓝也惊讶,她隐隐约约感觉自己的记性变好了。

就比方说这几种生产互助方式,她不过是在上个世界开忆苦思甜大会时,听领导提了几嘴。而这些方式在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制度建立以后,已经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按道理来讲,她不应该印象如此深刻。

可刚才她一张嘴,话就滔滔不绝地出来了。就好像她身处忆苦思甜大会现场,鹦鹉学舌般的将领导的话重复了过来。

七姑奶奶他们一边听,一边小声议论。要真搞这种互助也不错,起码比农忙的时候请短工划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