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1 / 2)

加入书签

“将军。”他的亲兵齐刷刷地扔了兵器,跪了下来。

楚义愣住了,有小半晌没回过神来。

楚凡看着李丛的尸体,叹了口气,转过身:“他也算是一代良将,好生厚葬了罢。”

他早料到李丛不会归顺,死,是他最好的选择。

各为其主,他虽然跟李丛是对手,但也钦佩他宁死不屈的傲然风骨。

只可怜了他后宅那些妇孺孩童,他原本打算放过他们的。

战争就是这么的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但楚凡还算厚道,命人妥善安葬了李丛和他的家人,让李氏一门入土为安,还给他们立了碑,但王猛子的尸身,却被随意丢弃到了乱葬岗,被野狗啃食。

即便是死,这样的无耻之辈也是要背负千古骂名,灵魂永世不得安宁解脱的。

烽烟散尽后,迦南这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墙,终于迎来了它的新主人。

迦南关一役,震惊天下,梁楚凡的名字,也随同这一场五万对二十万的战役,一举成名。

梁怀瑾后人还在世的消息,传到了东皇的朝堂上,举朝哗然,不敢置信,梁战更是在朝堂之上发了好大的火,连着问罪了好几位无辜撞他枪口上的官员,一时间,朝廷人人自危,谁也不敢多言。

迦南关丢了的消息,也八百里加急送到了西陵的朝堂,同样,西陵的皇帝也极为震惊,大发雷霆。

迦南之前没有一点异常,突然被东皇军的北伐军攻占,令人猝不及防。

本来以为北伐军只是跟梁战作对,谁知道他们竟敢调转枪口,对西陵下手。

“真是欺人太甚!”皇帝气笑了。

小小的北伐军,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动他西陵的城池?

一个梁墨辞,一个梁楚凡,两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仗着有几分本事,竟敢同时开罪东皇和西陵两个国家?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这一回,他就让他们好好尝尝,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滋味!

百官便有人献策,提议联合东皇,一起打压梁楚凡,到时候两面夹击,不由得他不死。

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如今东皇自顾不暇,本身已经被定王梁墨辞的北伐军主力部队打得无招架之力了,哪里还能抽调出兵力来跟他们联手?再者,请神容易送神难,到时候真和东皇联手了,把梁楚凡弄死了,东皇又打上迦南关的注意了怎么办?这不是引狼入室吗?那天鹰关的守将王朗可不是好打发的。

这个顾虑也在理,于是朝堂沉默了。

最后一致商议,还是关起门来,自家的事情自己解决。

“诸位爱卿,可有谁愿前往边关,好好锉锉那梁楚凡的锐气?”皇帝问。

底下一片鸦雀无声,无人出声。

皇帝的目光一一从他们身上掠过,燕王朱峥目光飘忽,不敢与之正视。

忠王朱聪垂眸低眼,眼观鼻,鼻观心,手持芴板悄无声息。

其他的大臣们都不吭声,无人挺身而出。

眼看着这黑压压的文武百官站满了满殿,却无一人可用,皇帝的眉梢便染了几分薄怒。

李丛镇守边关多年,朝中大家都养成了依赖他的习性,如今李丛骤然倒下,一时众人都有些无措。

再者,听说那梁楚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能力本事远胜当年他的父亲,迦南一役,他以五万人马对战李丛的二十万,最后大获全胜,足见此人能耐,在站诸位谁也不敢打包票自己就能胜过李丛,从梁楚凡手里讨到好。

因此,谁也不敢应声。

皇帝瞧着这阵势,不由冷笑一声,“怎么,都怕了?平时在殿上跟朕唇枪舌战,一个个都很有本事的样子,怎么到了关键时刻,就都打退堂鼓了?朝廷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一个个都不吭气,朕养你们这么多人有何用?”

皇帝话音刚落,就听身侧一个清润的声音朗声响起:“父皇,儿臣愿前往边关,为父皇分忧!”

皇帝一愣,“你?太子?”

众人纷纷望过去,只见立于龙椅之下台阶之上的太子朱燚往下几步,缓缓走到大殿居中,宽袍广袖微微一抬,对着皇帝长长一揖,恭声道:“父皇,儿臣身为太子,理应为百官做表率,为父皇分忧,为朝廷做贡献,故,儿臣请愿,即刻前往边关收复失地,驱逐北伐军,以壮我西陵威严,求父皇成全。”

百官面前,他优雅从容,淡定自若,举手投足超然脱尘,气质天成,皇帝忽然有些眼眶发涩。

关键时刻,还是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最靠谱,其他人,都指望不上。

可,太子毕竟是国之储君,不容许出现任何的闪失,而战场无情,刀剑无眼,边关那般险恶之地,怎能让一国太子去涉险?燕王和忠王可是连声都没吭半声。其实,就算他们吭了,皇帝也不会同意的。

只是一个迦南关丢了而已,还犯不着要皇子出马,朝廷难道真的没人了吗?

但他们连出声都不敢出,唯独太子挺身而出,一时间,皇帝心里感慨万千,但也有些犹豫。

底下大臣瞧出了皇帝疑虑,纷纷上前阻止。

但朱燚的态度却很坚决,铁了心要去边关,皇帝无奈,只得退了一步,道自己会考虑他的请求。

--------------------明日继续。

第581章 去灵州

散朝后,皇帝把朱燚留在了御书房,叹气道:“燚儿,你这又是何苦?朕就不信朕偌大的国家,还派不出一个可以为国效力的人,朕一道圣旨下来,他们难道还敢抗命不成?何须要你出面?以身涉险?”

他方才在朝堂上那么问,也是想试探一下大家,但结果让他很失望。

朱燚微微一笑,道:“父皇,三哥和五哥不吭声,不过是因为他们想留在京中,替父皇分担日常朝政罢了。至于其他人,白将军镇守南边,防着南蛮侵犯我朝,周将军则戍守沿海,替父皇担着铲除海上盗寇的重任,另外几位将军,都在各地守着城池,为我西陵站岗放哨,保家卫国。眼下能用的武将确实不多,文臣更不能上战场了。所以,还是由儿臣出马吧。宝藏之事,儿臣办砸了,儿臣愿以军功来抵消过失,请父皇给儿臣这个机会。”

上次叠翠山挖宝未果,有缘人也死了,宝藏从此没了下落,皇帝虽没有降罪于朱燚,心里却也是有几分不满的。如今他主动提及此事,而且愿意将功赎罪,皇帝心里那一丝不快便烟消云散了。

若这一次他能立下军功,想必老三老五也无话可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