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2 / 2)

加入书签

既然是奉了新皇的旨意前来检查练兵,自然是要先去军营巡视一番,他发现宁王手下的这些士兵,训练有素,意气风发,比他想象得要厉害许多。

赵太傅心中思量起来:陛下命他前来检查练兵是假,捉拿宁王是真,罪名便是拥兵自重,藐视皇权。

可瞧这宁王的实力实在不容小觑,赵太傅不敢轻举妄动,只得另作打算。

自然而然,他想到了宋节度使。

只是这个想法还未能付诸实践,晚上宁王一大家子给他接风洗尘的时候,宁王的几个孩子逐一与他拜见,他赫然发现,宁王二公子身边的未婚妻,居然是宋节度使的女儿。

赵太傅登时抑郁了:这活没法干了。

眼下没了别的办法,赵太傅只能找机会,同宁王硬碰硬了。

事不宜迟,今晚最好速战速决,将宁王拿下。

赵太傅想着,宁王一定猜到了自己来北宁的目的,但是一定不会想到自己会今晚自己会动手,此时才是最好的时机。

宁王一直都是陛下的心腹大患,今日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反正也没有别的退路了。

赵太傅悄悄让身边的随从同自己的士兵们说好,以摔杯为号,若是听见他摔杯的声音,便动手捉拿宁王。

而眼下,他还要与宁王和作陪的人觥筹交错,不能叫他们看出破绽来。

睿智如宁王,又怎么会看不出赵太傅的心思?

他和副将张昱铆足了劲灌赵太傅喝酒,赵太傅被灌得实在喝不下去了,便当场摔了杯子。

赵太傅所带的士兵鱼贯而入,萧翎星见势不对,立马先让宋浣珺去后院躲一下。

今晚宴请赵太傅等人,沉歌和素溪也去帮忙了,好不容易清闲下来,明衍跑来找素溪,两人凑到一处说悄悄话,沉歌自己先回后院。

她知道今天晚上一定会发生大事,所以一直心神难宁,不防脚下踩了什么东西,穿透了鞋底扎到了脚心,叫她无法走路。

眼下素溪也不在身边,她只好单脚跳到一边,寻了了偏僻的地方坐下来,想要将扎进鞋底的东西抠出来。

前院传来了打斗的声音,沉歌身子一震:果然,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她知道宁王府的地下藏着一支精锐的部队,所以宁王和萧翎羽他们一定会有惊无险。

只不过虽然嘴上安慰自己他们一定会没事的,但手指还是紧张地颤抖起来:该死的,这鞋底究竟扎了什么东西,怎么都弄不出来呢?

宋浣珺带着自己的丫鬟跑到后院,她不太了解后院的路径,便胡乱跑了起来。

前院打斗的声音让后院的丫鬟们也乱做一团,四处奔跑躲藏,无人顾得上宋浣珺。

宋浣珺在后花园里迷了路,正兜兜绕绕时,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背对着自己坐在一棵大树下面的石凳上,好似对前院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只凭一个背影,宋浣珺就认出了她——那是萧翎羽身边的丫鬟沉歌。

虽然宋浣珺莫名地讨厌萧翎羽,也莫名地更加讨厌沉歌,但是在危险关头,宋浣珺觉得还是有必要过去提醒她一下。

此时沉歌终于拔|出了扎在鞋底的东西,居然是一根花刺。那刺还扎到了她的脚心,沉歌小心翼翼地碰了一下,居然被扎出血来了。

难怪刚才那么疼。

她正揉着脚,眼前蓦地跳出一个身影来。

宋浣珺一脸焦急: “前面都打起来了你还在这里抠脚?”

沉歌:“……”

第52章 052

宁王府中响起了号角, 沉歌便知道,赵太傅失败了,宁王要反了。

当年先皇还在的时候,以病重为由将萧翎羽骗去了皇宫,当做人质。后来先皇驾崩,宁王前去奔丧却被拦在城外不能进去,也没能将萧翎羽带回来,着实欺人太甚。

也便是从那个时候起, 宁王心中生了造反的萌芽。

而如今, 新皇派赵太傅前来发难,正好给了宁王一个契机。

他命人将赵太傅押到院子里绑起来,而此时王府的士兵, 地宫里出来的士兵, 以及闻讯赶来的宋节度使, 都站在院子里。

宁王说:“本王驻守北宁十几年,为的是保一方边境安稳,换得天下太平,可最终却换来如此猜忌。本王与陛下本是手足, 想来是朝中有奸恶之臣作祟,挑拨本王与陛下的关系。既是如此,必须兴兵讨之, 以安江山社稷!”

造反毕竟是逆天的事情, 宁王自然不能直接说自己要造反, 而是找了这样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院中的士兵振臂高呼, 誓死追随宁王。

宁王起兵后,有宋家的相助,很快占领了北宁九座城门,控制了整个北宁城,而后南下,接连攻破三个州县,以势不可挡的劲头往上京攻去。

而新皇亦是很快做出了反应,祭告太庙,发兵十万兵马讨伐宁王,由于宁王左右不过五万兵马,故而宁王又被逼回了北宁城。

眼下新皇的军队将北宁整个包围,九座城门皆受到不同程度的攻击,宁王的兵力分散到各个城门,力量又薄弱了许多。

勉强地抵挡了对方的三波进攻之后,西宁门隐隐有被攻破的趋势,因为攻打西宁门的将领,是一名难得的勇将。反观敌军主帅一直攻打的东宁门,还一直纹丝不动。

这种情况下,宁王自然要调遣兵力支援西宁门。

但是沉歌知道,西宁门破不了,最危险的还是东宁门。因为攻打西宁门的将领虽然英勇,但是敌军的主帅是个心胸狭隘的人,他不允许自己的部下比自己先攻破城门,所以他会去扯那名勇将的后腿,从而让自己这边的东宁门先攻破。

这种心思,是宁王所猜测不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