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1 / 2)
金宝根:“……”
说好的女穿男成为家里唯一的独苗苗后,就能受宠一辈子呢?
金宝根可以上学,但是,他必须要保证把家务活之类的都做好,才被允许去上学。
金建业接金宝根过来的初衷,是想着自己可能一辈子就这一个儿子了,接过来好给他好好养老。
可等真的将人接下来了,看着“完好无损”的儿子,再看看自己的“鸡飞蛋打”的状态,金建业心里难免升起一种恼怒和纠结。
对金宝根有时是满含怨愤的怒骂,有时则是慈父般的洗脑。
金宝根的日子,过得可见辛苦。
他恍惚着,痛苦着,挣扎着,却压根无从反抗。
他想要求助,可又能求助谁呢?
大姐知道他的日子过得不好后,就每周都给厂里的食堂多送些鸡蛋和小米,让他每天都可以去食堂拿一个白水煮蛋吃,喝一碗小米粥。还说如果家里不叫他上学了,一定告诉她。
这已然是表明了态度,除非大事,她不想管他了。
金宝根自己也没脸去找亲妈。
日子越久,过得日子越苦,金宝根越发明白自己当初的过错。
他自己一个人,日子都能艰难成这样。
当初妈妈一个人带着他们五个孩子,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
好容易熬到几个孩子都长大了些,有享福的机会了,他明明知道妈妈可以不用去死,妈妈只要离婚就能分到钱治病,可他为了自己和所谓的“父爱”,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甚至还在妈妈重病的时候,去讨好他认为将来会对他很好的“后妈”。
妈妈那时一定很伤心吧?
如此想罢,金宝根就更加不敢也没脸去找妈妈了。
就这样过罢。他这样不孝顺,或许,这就是他的报应呢?
对叶梨而言,原身其实是个强大的人,且她已经把几个孩子都带大了,到了她这里,有了能供几个孩子上学的钱,每天打猪草和砍柴的人也找到了,日子自然就过得轻松自在。
养鸡养猪养兔子,打理院子里的菜地,这些是叶梨和几个丫头一起做的。
另外叶梨隔一天还会上一趟山,采摘些野菜野果子和各种花花草草的,回来后或是做成干果,或是做成果酱果酒花茶,每个月还能拿着弹弓打上一只野鸡或野兔,有一次还捡了条蛇回家里来。
再加上家里的畜生养的多,叶梨也好,家里几个丫头也好,都是越来越健康的。
金大妞在钢铁厂里,因着每周都自己往食堂里送小米和鸡蛋,所以每天也是一碗小米粥一个鸡蛋,最近妈妈不知从哪里弄来了红枣,还叫她每天吃上三五个,再加上她做了老师,每天工作,人也越发的精神和自信。
几个孩子都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叶梨平日里是不去上工的,村子里知道她有金建业的工资和福利,也知道她养着的母鸡和兔子不少,自己还会晒些花儿朵儿的做花茶,酿米儿酒和果酒、果酱,这些可都是能拿去县城里跟人交换东西的。
做生意是不被允许的,那是投机倒把,可叶家大姑娘在县城工作,认识的人多了,有城里人需要这些,拿着粮食跟叶梨交换,这就不算什么了。
且叶梨从前给妇女看病,还要偷着摸着的,现在就直接对外说了,会看一些很普通的病症,但要很严重的那种,她是不会看的。因此自己还上山采摘了草药在院子里晒着。这又是一项收益。
尤其是村子里发现,这位的医术看起来的确普通,但却是那种跟卫生所的医生一样普通的医术!
众人:“!!!”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与其去卫生所花老多钱看人眼色,还不如找叶梨子呢!
……
叶梨就这样带着几个孩子,在小东村里安静而充实的生活着。
直到1977年10月21号,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传来。
小东村的知青们全都炸了!
知青们低头看着自己手上的茧子,喜极而泣。
小东村的许多家里有年轻孩子的,家里家长也逼着这些孩子读书高考。
金大妞回家了一趟,脸上也带着兴奋的光彩。
她也要参加高考!
这两年多她一直没放下功课,因着只是初中学历,在老师里面不算特别出彩,老师里还有两个高中生,她于是就把高中课本也都啃了下来。
妈妈和自己辛苦拼凑的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她也已经誊抄了一遍,自学了两遍,有些真的不会的题目,她当时不好找人询问,可眼看着高考恢复了,她就一定能找到人询问。
到时候,就算是考不上最好的大学,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还是没问题的。
金大妞冲回家的时候,就见妈妈正在抄写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她愣了一下,才问道:“妈,你抄这个做什么?”
叶梨随意道:“我怕你有这套书的消息很快就能传的人尽皆知,家里多抄上一份,你想复习那本,就能看哪本。”
另外就是,现在的人口制度太严格了,且粮票没有废除,想要离开这里去往其他地方,着实太难。叶梨想了许久,觉得自己这具身体才三十几岁,再高考一回,也不是不行。
到时候,直接考去经济繁茂的沿海大城市,总能找到机会赚钱。等到四年大学读下来,就到了80年代初,各项政策越发开放,那正是下海赚钱的好时机。
尽管这几个女儿都是未来的大佬,但是,其实还是自己做大佬比较痛快,不是吗?
金大妞看到妈妈这样为自己着想,复习起来就更刻苦了。
她有那两套书的消息果然传了出去,毕竟当时寻书时不太谨慎,被人看到了也未可知。
金大妞回家一趟,将自己要参加高考的消息说了,果然得到了妈妈的同意。
还拿到了妈妈给她整理的剪报册和抄写的要背诵的各种文章诗词的笔记,就将《数理化自学丛书》的其中10册留在了家里,等着村子里的知青和想参加高考的人过来借阅抄写,其中7册拿去县城里,等着同事们来借阅抄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