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3章 战与和(2 / 2)
李世民在位时,他还经常嚷嚷几句,那是因为他知道,当时有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他们在,他嚷嚷几句,李世民也不见得会听他的,可是如今这情况就不同了,他地位太高了,他要嚷嚷几句,那就很可能会左右李治的想法和朝堂的局势。
而且,他刚刚消灭高句丽,如今又马上建议李治出兵吐蕃,等于这军权就一直握在他手里,万一还要将吐蕃给灭了,这可就是天大的功劳,李治还真是封赏不起了,唯一的出路,就是黄袍加身,故此他连灭高句丽的功劳都推倒韩艺、苏定方他们身上,这功劳其实对于他没有太多意义,他已经位极人臣,实在他低调,不然的话,岂容许敬宗在那边嚣张,这没法往上升了,灭高句丽也只是他的一个梦想。
李治稍稍感到有些失望,他没有想到那么长远,他对于李绩是非常信任的,又道:“朕想派司空去吐谷浑统军,不知司空意下如何?”
李绩道:“陛下,老臣刚刚归朝,对于吐谷浑的情况,远不如王方翼他们清楚,既然他们做得这么好,陛下何不就相信他们一次,让他们去对付禄东赞。陛下,老臣年事已高,只怕不能常伴陛下左右,陛下应该给这些年轻将军一些机会。”
李治点点头,心中却是一阵伤感。
与李绩交谈之后,李治心事重重的回到了寝宫。
武媚娘迎上前来,道:“陛下,司空是如何说得?”
李治摇头一叹,将李绩的意思告知了武媚娘。
武媚娘听后,沉吟少许,突然道:“陛下,臣妾对于此事倒是有些看法。”
李治诧异道:“记得这事朕先前就问过你,可你说此乃军国大事,你不是很了解。”
武媚娘苦笑道:“臣妾先前那么说,那是因为臣妾认为这事事关重大,一定得先问问司空的意思,如今司空也没有表态,臣妾才敢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过陛下,臣妾还得有言在先,臣妾的看法,陛下听听就是了,若是觉得不妥,那就当臣妾没有说过。”
李治道:“你先说来听听。”
武媚娘便道:“西北局势之所以能够逆转,主要是在于当地商人和百姓的支持,可是他们为何要这么做,无非就是他们对于我大唐的统治非常满意,他们非常喜欢韩艺提出来的西北计划,不想再改变,但归根结底,他们还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而战斗。
可如今因为这百姓、商人都去打仗了,这西北的一切发展全部停滞下来,倘若继续打下去的,我们辛辛苦苦在西北建立的秩序,都将付诸东流,西北百姓的生活将会变得非常困难,他们是为自己的生活而战,而战争的结果,却是毁了自己的生活,那么他们必将又会为了自己的生活而战,到那时候,只怕西北又将陷入混乱之中。
他们如此忠心于陛下,陛下又何不为他们考虑一下,虽说主动去跟吐蕃讲和,虽然颜面有失,但是只要我大唐百姓生活得好,那么将来纵使吐蕃反复无常,他们也将如此今日这般无计可施。”
李治听得频频点头,“你说得不错,这仗是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否则的话,西北民生都将会被拖垮,那么此战又有何意义?”又略带埋怨道:“你若早说出来,朕也犯不着苦恼多日。”
其实在他看到李绩的时候,也觉得该停一停,因为李绩年纪不小了,没法像年轻那样,东征西讨,士兵也是如此,以疲惫之师出征,乃兵家大忌,此时应该论功行赏才是。
武媚娘道:“若其它得事,倒还好说,但这事,臣妾还真不敢妄言。”
李治笑道:“你也别谦虚了,你这一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必须得赶紧休兵。”
武媚娘又问道:“那不知打算派何人去跟禄东赞谈判?”
李治微微皱眉,道:“让卢承庆去谈如何?”
武媚娘摇摇头,道:“我看卢承庆未必是禄东赞的对手,此番战争乃是吐蕃挑起的,而我们却主动去与吐蕃讲和,那禄东赞肯定会咄咄逼人,漫天要价,我看这任务只有一人合适。”
“谁?”
“韩艺。”
武媚娘道:“韩艺与禄东赞交过几次手,知根知底,而且从未落得下风,此事只能让韩艺去跟禄东赞谈判。”
李治皱眉道:“可是韩艺如今还身在高句丽,若是吐蕃有意休兵的话,那也不需要韩艺赶回来。”
武媚娘道:“陛下可不要忘记,西北战事,乃非常规战事,如何褒奖西北的商人,如何让西北恢复过来,这可都需要韩艺来处理,朝中是没有人能够胜任的。”
西北商人不但捐钱,还亲自领兵前去,西北所有的事务都停了下来,花费了这么多钱,商人怎么恢复过来,商人要是破产了,大家就都失业了,那西北就完了,而且朝廷怎么也得给他们一个交代,人家虽然是主动的,但是朝廷肯定要给予表示,其实主要还是如何恢复西北的发展。
这些都需要韩艺,因为西北计划就是韩艺定的。
李治叹道:“你说得不凑,这事还真的让韩艺来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