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印刷术(2 / 2)

加入书签

而张扬的目的自然是打破这种情况,否则三学建得再多,没书读又有什么用?

“快取来与孤看!”

“遵命!”

徐光启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本装订成册的书籍,双手交给张扬。

张扬接过之后没有犹豫,立刻翻开起来。书一打开,纸张上便散发出淡淡的油墨香。

字用得是蔡邕的飞白体,不过张扬却不太满意,不是说蔡邕的字不好,能够自成一体的笔迹,谁敢说不好?不过这种字体,拿来当艺术欣赏没问题,但

用作雕刻,张扬觉得不妥当,而且他习惯了上一世那算不上好看,但谁都能辨认出来的宋体字,如今换成这种,怎么看怎么别扭。

汉承秦制,官方用的是篆书,这种字体十分古老,很难辨认。而东汉鼎盛时期,草书出现,最重要的是,这两种字体的笔画都十分繁杂,雕刻起来难度

不少,印刷出来也容易糊成一团,所以不适合用于刊印书籍。而楷书和行书不过刚刚萌芽,还不完善,用来刊印同样不合适。

想了半晌,张扬决定用隶书这种笔画简练不少,也同样已经成熟的字体,而他麾下正好有一个隶书大家,便是刑部尚书钟繇。

不过此事可以往后稍微放放,并不急于一时。

其实印刷术的出现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度,毕竟这个时代的人们经常会拓印碑文,而且雕版印刷,说到底其实和印章的原理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没人

想到这点罢了。

“大王请看。”徐光启取出一块还染有油墨的雕版,为张扬详细解释道:“只需用纸写下一篇文章,然后贴在模版之上,字体就成了相反的形状,笔迹

也十分清楚。然后由手艺精湛的匠人,用刻刀刻出凸出的字体,一块雕版就完成了。印刷的时候,只需在上面涂满油墨,在纸上一印,那便完成了。”

“这种突出的字体,臣暂时称之为阳文,与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相对。”

张扬听得有些发懵,他只想知道结果,对于这阳文、阴文的,他一点都不懂。

不过张扬却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开口道:“子先大才,只是孤看来,此物还有不少的缺点。”

徐光启楞了一下,有些不服,像他这种技术性人才,对自己的手艺有着一股盲目的自信,你张扬虽然是晋王,身份尊贵,但也不能信口胡诌啊!

“还请大王示下。”

话客气,但语气却谈不上好,让一旁的刘伯温都不由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张扬没有在意,开口道:“一来,这雕版在印刻的时候费时费力...子先且先听孤说完。”

“二来,大批的雕版存放不易,时间一长,木板会开裂,无法使用。”

“三来,如果出现一个错字,那整个雕版只能作废。”

徐光启本来还不甚服气,但张扬的三个缺点说出来,他却有些哑口无言,半晌才有些颓然道:“大王之言甚是,亏我方才还沾沾自喜...”

“子先也无需如此。”张扬笑道:“仅凭这雕版...青史上不一定能留下孤的姓名,但绝对有子先的一席之地。”

徐光启连道不敢,继续问道:“大王之才,胜我百倍,不过大王既然能想出这印刷术,想来应该也有解决的办法,还请大王赐教。”

解决的办法,张扬自然知道,活字印刷嘛,不过张扬毕竟不是干这行的,只能用他所了解的活字印刷来简单描述一下。

略微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语言,张扬开口道:“雕版不妥,子先何不做一个模具,用陶土制成粗坯,在其上刻字,然后在用火烧硬,就如同制作陶器一般

。同样的文字不妨多做一些,然后按照文章来排序,然后把这些陶字套在一个模版之上,刷上油墨进行印刷。待要印下一本书时,便把这些陶字拆下,

重新排序,如此做,不仅能够省时省力,发现错误之时还能及时更正...”

张扬的话还没说完,徐光启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顿时抱拳一拜,心悦臣服道:“大王果然大才,臣这便去做。”

说罢,也不等张扬答应,便如同一阵风一般冲出了大堂。

张扬苦笑一声,看向一旁的刘伯温道:“这子先,做事还真是风风火火。”

刘伯温听出张扬话里并没有责怪之意,也就没有去为徐光启解释,反而跟张扬要过那本书籍翻开起来。

半晌之后,刘伯温抱拳拜道:“恭喜大王,此物一出,天下士子归心必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