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伺机而动(2 / 2)
张扬迟疑一下,问道:“那我军是坐观其变,还是参与讨董?”
其中张扬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帮助董卓抗衡关东诸侯,但这个选择张扬并没有思考就否定了。且不说张扬和董卓差劲的关系,就凭董卓必败这个
结果,张扬便不可能把宝压在董卓的身上。
刘伯温道:“静观其变与我军并无利益,而加入讨董大军,则可以收获一些名望,还可结交天下英雄。若董卓败亡,则天下势必比战国七雄之时还
要乱,这合纵连横的计策倒不失为一好计。”
张扬正在开口,只听田丰道:“此事,不妥。”
“哦?”张扬望向田丰,问道:“元皓有何高见?”
田丰道:“这诸侯讨董,我军必须参加,但只需派一员上将便可,主公却不需亲往。”
寇准不明所以,问道:“草原已平,若诸侯讨董成真,势必无暇顾忌我河套,主公在河套也无甚大事,为何不亲自带兵前往?”
田丰并不回答寇准的问题,反而看向刘伯温和吴用,问道:“伯温兄、加亮兄,当初董卓进京之前,你二人给董卓出的计谋,可还记得?”
如此大事,他二人怎能忘记,吴用不加思索,张口便道:“奉天下以讨不臣,元皓是说”
“没错。”田丰笑道:“汉室虽然衰微,但还是天下共主,董卓只不过行一废立,便让诸侯有名义讨董,可见汉室在天下人眼中分量还是极重,若
是我军能将陛下请回河套,那以后不管与谁作战都可师出有名。若是陛下被其他人所得,这大义上难免欠缺。”
这个时代,干什么事都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奉皇帝的旨意讨伐不臣,这就是大义所在,而无缘由随意攻伐别的诸侯,便是不义,这便是得到皇帝
的好处。
张扬迟疑道:“董卓如今肯定将陛下牢牢保护,我们如何能够将陛下请来河套?”
田丰淡然一笑,道:“当今陛下,若是不能攻破洛阳,自然不能将其请来河套,可是,当今可不止一位陛下”
吴用失声叫道:“弘农王?”
田丰点点头,道:“董卓废帝为弘农王,势必要将弘农王送回封地,当然,董卓更可能暗中杀掉弘农王,不过其势必不敢在洛阳动手,主公只需带
少量精兵,埋伏在洛阳城到弘农的官道上,将弘农王劫回河套,再扶立弘农王为帝,那这大义的名声我军也就有了。”
田丰的一番话点醒了张扬,他一直想不起来自己遗忘了什么事,但田丰的话让他明白过来,他忘记的事,就是弘农王刘辩。
想想到三国后期,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但孙权只能顶着一个曹魏封的王爵,平白无故就比另外两国低了一头,这就是大义的好处。
曹魏是从汉献帝那里得来的皇位,不管是抢来的还是夺来的,至少名义上并不欠缺,而刘备本身就是汉室子孙,登基为帝自然没什么问题,而孙权
既没有汉帝,也不是汉室子孙,先天上便欠缺,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到孙权晚年的时候才能称帝。
按道理来说,孙权自己称帝也不是不可能,但问题是,他的王爵是曹魏封的,他若是称帝,自然便是背叛曹魏,曹魏岂能放过他?还有就是蜀汉自
认是汉室正统,虽与孙权结盟,那是实力不足,但孙权若是称帝,那就相当于反汉,蜀汉岂能答应?孙权自认没能力抵抗蜀、魏联手,这才一直耐着性
子,直到他晚年,三方混战之时才称帝。
由此可见,大义的名分十分的重要,若是张扬真能将刘辩劫回来,扶他重新登上帝位,不说能号令其他诸侯,但至少也不会被其他诸侯号令,绝对
的利大于弊。
想到这里,张扬当下决定道:“好,就按元皓所言,本将亲自带一队精锐前去将弘农王请回河套,至于诸侯讨董,若有檄文传来,可以杨业为主将
,马腾、典韦为副将,杨七郎为先锋,吴用为军师,率一万新军由代郡入幽蓟,与公孙瓒合兵一处,前往讨董。”
“不可!”
张扬话还没说完,就见堂下四人齐齐反对道:“典韦将军和小七将军武艺乃是我军中最强,他们两人前往会盟,谁来护卫主公的安全,此事断然不
可。”
“无妨,本将前些时日得到一员大将,比老典和小七绝对不差,诸位放心。”
四人虽然不知张扬何时又招揽了大将,但张扬这么说,他们也放下心来。
只见田丰继续道:“主公接走弘农王后,可直接返回河套,不需前往参与讨董。”
张扬恍然大悟,道:“元皓的意思是,这并州哈哈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