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不平静的一年(2 / 2)
谶纬之说,在本朝颇为盛行,究其根源,在于光武帝,光武帝深信谶纬之说。今日,王芬邀请襄楷、陈逸潜力啊会面,目的就是要看看天意如何。果然,做法之后,襄楷开口了:“从天象来看,不利于宦官,那些黄门、常侍们真的要被灭族了。”陈逸对此非常高兴。王芬说:“如果真是这样,我愿意充当干这件事的先锋。”
于是,王芬就与各地的豪杰互相联系,上书说黑山地区的盗贼攻打抢劫他属下的郡、县,想以此为借口起兵。正好皇帝想到北方来巡视他在河间的旧居,王芬等计划用武力来劫持灵帝,杀死那些常侍、黄门,然后废黜皇帝,另立合肥侯为皇帝。
王芬等将这个计划告诉曹操。曹操说:“废立皇帝是天下最不吉祥的事。古代,有的人衡量轻重、计算成败后施行,伊尹和霍光便是如此。这两个人都满怀忠诚,以宰相的地位,凭借执政大权,加上同众人的愿望一致,故此能实现计划,成就大事。如今,各位只看到他们当初的轻而易举,而未看到现在的困难。用这种非常的手段,想一定达到目的,难道不觉得危险吗?”
王芬又邀请平原人华歆、陶丘洪来共同策划。陶丘洪准备动身,华歆进行劝阻,说:“废立皇帝的大事,伊尹、霍光都感觉很困难。何况王芬疏阔而又缺乏威武气概,这次举动一定会失败。”陶丘洪于是没有去。
华歆,字子鱼,汉族,平原高唐人。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华歆曾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何进征召为尚书郎。与同郡人陶丘洪相交好。
此时,北方天空在半夜时候有一道赤气,从东到西,横贯天际,负责观测天象的太史上书说:“北方地区有阴谋,陛下不宜去北方。”灵帝于是作罢,命令王芬解散已集结的士兵。不久,征召王芬到洛阳去。王芬害怕,就解下印绶逃亡,跑到平原时自杀了。
这件事就发生在年中,是党人试图推翻皇帝的一次政变,好在只死了王芬一人。
八月份,朝廷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任命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都由蹇硕统一指挥。
自黄巾军起事以后,皇帝开始留心军事。蹇硕身体壮健,又通晓军事,很受灵帝信任,连大将军也要听从他的指挥。但是这个任命触动了大将军何进的利益,按照旧例,京军都归大将军统率,没想到竹篮打水一场空。自此,何进深恨蹇硕。
九月,司徒许相被免职。任命司空丁宫为司徒,光禄勋南阳人刘弘为司空。任命卫尉、条侯董重为骠骑将军。董重是皇帝母亲永乐太后哥哥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亲表兄。这个任命是董太后催着皇帝下的,她知道儿子的身体状况,怕是时日无多了。让侄儿董重掌握一支军队,目的是未雨绸缪,日后好与大将军何进争权。
一进十月份,噩耗传来,青州、徐州的黄巾军再度起兵,攻掠郡县。
望气者认为,京城洛阳将有兵灾,南北两宫会发生流血事件。灵帝想通过法术来压制,于是大批征调各地的军队,在平乐观下举行阅兵仪式。修筑一个大坛,上面立起十二层的华盖,高达十丈;在大坛的东北修筑了一个小坛,又立起九层的华盖,高九丈。步骑兵数万人列队,设营布阵。
十六日,皇帝亲自出来阅兵,站在大华盖之下,大将军何进站大小伞盖之下。皇帝亲自披戴甲胄,骑上有护甲的战马,自称“无上将军”,绕军阵巡视三圈后返回,将武器授予何进。
皇帝问讨虏校尉盖勋说:“我这样检阅大军,你觉得怎样?”盖勋回答:“我听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显示恩德,不炫耀武力。如今,贼寇都在远地,陛下却在京城阅兵,不足以显示消灭敌人的决心,只表现为黩武罢了。”皇帝说:“你的看法很对,可惜我见到你太晚,群臣当初没有讲过这样的话。”
盖勋后来对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说:“我认为陛下是非常聪明的人,就是被左右宠信的宦官蒙蔽了,如果我们合力清除这些奸邪之徒,然后提拔清廉能干之人,以此使汉室兴旺,我们功成身退,岂不是一件快意的事?”刘虞、袁绍认同,于是与其结为同谋。
不久之后,司隶校尉张温上表举荐盖勋为京兆尹,皇帝虽然不舍得盖勋离开雒阳,但由于蹇硕等人极力赞同,于是迁盖勋为京兆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