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在御,宠辱两忘_71(1 / 2)

加入书签

皇帝知魏一笑仍是忌惮谢家孤注一掷,却也找不到理由驳斥。以帝王之尊亲自把后宫翻个底朝天,这种大失颜面、且将软肋张扬的事,李朗确实不太能做得出来。

他不敢露声色,亦不能大张旗鼓地昭告天下,查稽赵让,然而却真正五脏俱焚:内有亲信,外有皇城司,江湖庙堂,多方打探下,竟然仍是半点消息皆无。

赵让再神通广大,金陵也不是他一割据偏安的僭王能翻云覆雨的地方,他久不现身,定是为人所制,不得自专,万一是落到仇家手中,不堪设想。

只是李朗甚至以同意子玉的婚配向谢昆下饵,谢昆刺探之后仍不知情,兴许真非谢家所为,但那能是谁?

数日来,每至夜间,李朗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往往挨枕之后,煎熬半个时辰,又再起身,披阅奏折,有时便这么聚精会神,到鸡鸣时分,闭眼小憩会儿,召人服侍洗漱后,便用膳上朝。

也唯有醉心国事公务,方能稍解他的焦灼。

然,赵让的失踪,以及消失前遗留的那份物件手稿和所写的诗句,却让李朗苦心安排的另一件事意外顺利。

这是两人互表心迹那夜,他曾与赵让提过的“要事”。犹豫疑心到那时确是冰消雪融,李朗深知赵让之贤,又怎会不用?

谢家经营多年,势力无孔不入,容不得小觑,即便金陵驻军各卫将军似无叛心,难保没有浑水摸鱼之辈,且李朗不敢托大,在他起兵逼宫之前,想必李冼也根本想不到三皇子会胆大妄为,逐父弑兄。

当初出城接降,他便已与颜唯、曹霖等谋划,将南越东楚步卒,秘密调入金陵,以备不时之需。接着南越生变,太傅身亡,塞翁失马,竟成就了天赐良机,南越人马以东楚兵部授命护送灵柩的方式,进入金陵。

之后这数千人的南越军明里离去,实则瞒天过海地留在金陵南城外的聚宝山,在一巨商所修筑的私宅里练兵待用。

不过此次北上,齐震旭需镇守南越郡而未能亲至,而只是由副将统兵。李朗多少担心南越步卒久居边陲,不用君命,想到让赵让亲率旧属,谁想却横生枝节!但幸得赵让的手书,李朗获信当夜,由魏一笑等数人随扈,负伤披星戴月赶至聚宝山,将赵让的手稿交给那副将,略略交代了赵让失踪一事,话里行间,全归罪于谢家。

副将不甚通文墨,就是听到“如是而生如是死”之后大悲大痛,御前失态非常,皇帝并不以为忤,反而好言劝慰,同时解释这并非是赵让死志已决或明知必死的绝笔之作。

待李朗离开聚宝山时,众南越将士均已磨刀霍霍,恨不得当即冲入城中,将谢濂食肉寝皮。

李朗心有所感,为赵让部将忠心耿耿动容,待到宫门前,他勒马向魏一笑低声道:“赵让若死,朕无需南越之人动手。”

魏一笑亦是声微如飞蚊:“陛下何必?”

“此事并无相商余地。”李朗淡淡回道。

他却万万想不到,神秘失踪的赵让,竟会莫名出现在后宫,且同样事出突然,诡异莫名,耸人听闻。

那日未至午时,早朝已退,李朗在建极殿后西向云台处与户部尚书为首的诸朝官研商对账半年的户稅收拨,这两年军费支出甚为庞大,如今南越已归,照理国库可略充,奈何地虽收入囊中,却仍因战事而大口吞入钱粮。

众议倾向于初两年便免其地、人的徭税,此处李朗又再次为赵让的先见之明而暗暗心折,那人确如他自己所言,从未对东楚有过异心,南越立国之后并未再行铸币,流通始终是用东楚钱币,等到南越归服,省去金陵许多麻烦事。

国事正商讨到紧要处,君臣正聚精会神,忽而皇帝的贴身内侍不告而入,附耳在李朗耳边,弱声简短:“圣上,赵贵妃今在泰安宫,老娘娘大怒。”

李朗定力再佳,闻此讯也不禁变色皱眉,他瞥一眼座下群臣,挥手道:“朕待此处事毕,便摆驾泰安宫。”

又以耳语的声量向内侍道:“无论如何告予太后,人主之孝迥然于匹夫之孝,朕既为国君,亦为家主,请她思量。”

内侍心领神会,得令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