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下扬州鸣玉坊内风波起求收藏推荐(1 / 2)

加入书签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归钟站立船头,望着眼前苍茫长河,落日的余晖之下,运河沿岸不少地方已然结冰,此时一片灿灿霞光,瑰丽夺目,令人震撼,遥想这条长河的历史,可谓功勋卓著,隋唐以来,这条运河就已经成为南北大动脉,南粮北运,多赖此河,为历朝各代南北交流,经济繁荣立下汗马功劳,此时虽是冬日,这运河南段依然一片繁忙,船帆林立,呼喝不休。

归钟所处之地已经属于淮南之地,这运河封冻不算严重,倒是让他饱览沿途风光。而且走水路不像陆路那般辛苦,每日里不是站在船头看风景,就是在船舱中打坐练气,揣摩武学,这等日子着实逍遥,此时距离归钟出现已经过了一年多的时光,这一年中他饱览北国风光,各地山势水流,人物风华,红尘气象,无所不包,这等游历天下,磨练心性,让他的武学修为也是大有长进,虽然仍是后天六层境界的修为,但一身内力却越发精纯凝练,剑术拳脚也大有进步,也是如此,才让归钟越发惬意起来。

这一日,归钟待在船舱之中,盘膝练气,一呼一吸之间,气息绵绵,柔韧悠长,隐隐有嗡嗡之声传出,仿若灵龟吐息一般,很是神异,对于自家华山心法这门道门玄功,他这些时日领会越发深刻起来。

“眼下我的修为虽说算不得绝顶,但在这鹿鼎世界也算不俗了,倒也不急着开始奇经八脉的修行,这一身内力还需要仔细凝练,使其更加精纯凝练,武道之路,漫漫悠长,基础最为重要,打好了基础,未来才有可能走的更远,否则根基不扎实,有害无益,更何况我这身子先天有缺,更是需要仔细打根基,否则潜力耗尽,再想回头都晚了。这些时日的修行果然发现了以前未曾察觉的问题,再次凝练了根基,倒也是一件好事。”

心中不断思量着自己一身武学,归钟眼眸似闭非闭,心神空蒙,内息运转不停,道家温润绵密的内力不断滋润着他的经脉血肉骨骼,一呼一吸间,更是有缕缕天地精气吸扯而来,温润肺部,这一门功夫归钟一日不曾停下,为的就是想要彻底解决自家身上的隐患。

这是水磨功夫,来不得半点侥幸,内家真力虽然玄奇,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武者练武也好,道门练气也罢,为的都是祛除身体杂质,提高身体素质,延年益寿,生命变迁,至于拳脚剑术之类的外门功夫,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为的只是增添一些护身手段,不至于在求道的路上中途陨落。

如今归钟十二正经已通,内力流转循环,每时每刻都在淬炼着他的血肉骨骼,纯净肉身,这也是道门内家玄功的妙诣所在。一个多时辰之后,归钟内力搬运三十六周天,感觉经脉微微胀痛,知道今日的修行已经到了极致,这炼精化气的功夫算是完成,他也不再强求,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息,睁开眼来,结束了这次修行,浑身微微有些汗渍,隐隐可见灰黑色的杂志,这都是从他血肉中淬炼出的有害物质,属于洗精伐髓的功夫,这等功夫从他开始修行内家玄功以来就已经开始,每日不停,到了现在归钟已经感觉自家体内的杂志越来越少了。

完成了这次功课,归钟又到船头转了一圈,看看沿河两岸的风光,越是南下,这一路之上风光迤逦,草木苍翠,气流湿润,一派南国风光,一点不像冬日景观。

此时节船行南下,一路顺风,速度不慢,短短几日功夫,归钟所在的客船已经进入江浙一带,两岸人声鼎沸,繁华之处比起北国诸城可要强上好几筹。

“扬州到了!”

“终于到了,不愧是扬州繁华形胜之地,这等气象不是我们北方可比呀。”

归钟周围还有几个身着文士长衫的读书人,都是从北方南下游学的,见到此时光景,一个个惊呼连连,兴高采烈地议论纷纷。归钟自然也看到了不远处那繁华的扬州码头,舟船林立,人流熙攘,好不热闹,确实是到了扬州地界了。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心中忽然出现了这么一句诗词,归钟深深地呼吸一口,都觉得空气中有着一股淡淡的脂粉之气,靠近码头之地,还有一条条精致华丽的花船,一个个穿着花枝招展,操着吴侬软语的青楼女子站在船头指指点点,不时娇笑连连,挥舞着手中的丝娟手帕招呼着一个个恩客,这些客人们个个都是绫罗绸缎,富贵逼人,不是商界巨贾,就是文坛才子,络绎不绝。

“好一派繁华胜景啊。”归钟心中感慨了一声,好在他一身道家装束,虽然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但那些青楼女子到底没有对着他这个道人招呼,也算是明智之举。

下船之后,归钟也没在这码头上多做停留,直接迈步就进入扬州城内。

清朝入关之时,曾有扬州十日之说,杀的血流成河,白骨如山,如今几十年过去,这扬州城恍然已经度过了往昔的灾难,再度繁华起来,城中人口众多,商业繁荣,小贩淋漓,青楼楚馆数不胜数,归钟一路进来,啧啧感叹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