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文华之盛 以载道育精英(1 / 2)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汉太史令的煌煌史笔,对于开拓首次盛世的这个时代,给后人留下了详尽的记载。在这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文治武功,为历代之最盛。
而在那些传奇中,帝国后来最负盛名的四支军队,就是诞生在这个时候。它们分别是黑鹰军、赤火军、黑蛟军、飞虎军。
黑鹰军的第一位主将是卫青,赤火军的第一任主将是霍去病,而大汉楼船黑蛟军的主将就是后来被皇帝亲自赐名为元中华的元十三。至于飞虎军,又叫作“皇家飞虎军”,它的横空出世,还要稍晚一些。
如果要论起对帝国功勋的大小,可能很难有具体的数据来分出高低。但要说起光芒的璀璨,则必属赤火军无疑!大汉赤火军,从它的旗帜第一次出现在这世间起,就带着烈焰一般的光芒,凡是这片红色火焰出现的地方,融沙石化金铁无坚不摧,它的使命只有一个,就是前进、冲锋!锋芒从来没有被挫折过一寸。
春天的风卷过汉中大地,也带来了西北的黄沙气息。今天选定的黄道吉日,似乎天气并不是很好。虽然天气已经很暖和,但在夹杂着风沙的西北风中,却仍旧有着略微的春寒料峭。
皇帝刘彻的庞大车驾队伍,终于来到了长乐塬上。天子出行,各种仪仗自然非同小可。虽然长安到长乐塬的距离也不过五六十里路程,但这支各种仪仗齐全的队伍一路走来,也用了将近大半天的时间,等待的人群恭迎圣驾的时候,已经快要接近午时了。
随行护驾的羽林将军李敢安排人做好了警戒,然后在内侍官恭请声中,皇帝从马车御驾上下来,双脚踏上了土地。随行的大臣和迎接的人群一起行礼参拜,山呼万岁,场面肃穆而热闹。
皇帝刘彻环顾四周,微微点头致意。他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没有来过元召的这块封地了,此时看着眼底出现的巨大变化,他的心中有着非常的得意。这块一直荒废的高塬,没有想到交到元召手上之后,变成了风水宝地。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竟然发生了如此巨变,时至今日,它对于长安的作用,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面对着皇帝发出来的感慨,元召自然是谦虚的应对,口中称颂几句皇帝的恩德,说这一切都是多亏了皇帝陛下的扶持,自己只不过是在圣恩之下尽了微薄之力而已。所有的大臣们见这位具有双侯爵位的人经过这几年时间的沉寂,身上似乎起了某种说不出来的变化,有的捻须微笑,有的则面色阴沉,个人心情皆不相同。
皇帝哈哈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最满意的就是他的这一点了。知分寸,懂进退。虽然有些时候胆大妄为到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但他心中对大汉天下、对自己都是一向忠诚的。对于这一点无需多言,只看他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就明白了。
长乐塬这边皇帝自然也来过好几次,但像这次大张旗鼓摆开御驾仪仗的来,却是头一次。皇帝亲临,微服私访和御驾钦查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一种隆重的象征,象征着以天子之尊对某一个人或者是某一件事的最大肯定和嘉奖。
作为今天的重头戏,为长安学院的正式开院剪彩致礼,自然是皇帝最感兴趣的事。在几年之前那次著名的宣室阁奏对中,元召第一次提出想成立一所综合性的大型治学之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时候,皇帝马上就点头同意了。这与他心中的想法正是不谋而合。
作为一个胸中有着极大抱负的皇帝,他对各方面的人才都是极其渴求的。随着这个天下越来越繁荣,出现的事物越来越多,各种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也越来越涌现出来。想要安安稳稳的做一个皇帝,也许很容易。但要想做一个青史留名万民拥戴的好皇帝,却很难。这一点,他执政越久,就感触越深。
他曾经十分羡慕高祖皇帝时期那种谋臣如雨武将如云的局面,心中时时在感叹自己为什么就没有那么多的智勇之士辅佐呢!不过后来有一次在和元召提起这个话茬时,元召的一句话让他从此改变了态度。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一个时代的精英,他们共同构成了所处时代的框架。每一个时代的人物,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陛下何必舍近求远去羡慕前朝的贤臣呢?天下郡县,草莽民间,到处都有良材美质,只要善于发现加以雕琢,国家栋梁,何愁不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