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2 / 2)
胤祥瞧着小侄子的模样,心疼坏了,更不敢提回京城的事儿。
哄着小侄子睡下,瞧着他睡着了还抓着自己衣襟不放的架势,也不敢离开。
用口型示意手下,按照他的意思给皇上和四嫂发飞鸽传书,等到大约夜里子时左右胤祯从南路绕过来,得知十三哥的决定,一抹脸,没说反对的话。
第二天,天气晴好,可都到卯时了,太阳出来天地一片明亮,可弘晙阿哥还没醒,还在睡得香甜,胤祥和胤祯这些人也都累得够呛,一个行馆的人都在酣睡,安宁平静。
京城,紫禁城。
皇上一大早上朝,就吩咐了两件事情。
他老人家要去南巡,即刻动身,后天就动身。
诚亲王胤祉和恒亲王胤祺、淳郡王胤祐、八贝勒胤禩--胤禩今年因为玻璃的研制成功,被提升为贝勒,九阿哥胤禟……除了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祯,其他的皇子,全部留下来负责京城事务,比如即将到来的元宵节,春耕节等等。
不知情的一干文武大臣们都惊呆。
知情的宗室皇亲,一干皇子们,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心情。
就是为自己被留下来,而老十三和老十四跟着去,感到不平。
可是皇上一言九鼎,皇上既然发话了,那就只能照办。
前朝震动,后宫里倒是平静得很,妃嫔们知道弘晙阿哥安全无事,就放了心,她们年龄大了,也没有什么争宠的心思,安静地呆在京城更合心意。
太后娘娘也是。皇上想带着皇额涅出门看看,可太后娘娘自觉年龄大了,知道皇上这次出门,去的是遥远的广东,不想跟着奔波,只是提醒皇上,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孩子们,安全回来。
大臣们紧急安排行程,宫人们都是忙碌不停,雍亲王府里头,收到皇上特别指派跟着南下的四福晋,也在忙着打包行李。
还专门派人去把林达请来,问问他,赵弘灿一家人,其他相关人的喜好,如何带礼物感谢等等。
四爷这一次在两广生了大病,他们还都不在身边,一切都多亏了林达和赵弘灿等人的精心照料,四福晋当然是万分感激。
话说四福晋在儿子离开家的当天,不光让人拿着雍亲王府的令牌开城门去通知儿子的玛法和叔伯们,还让富鼎集合了雍亲王府的侍卫。
等到时间一到城门一开,四福晋就直接让人把林达和王金找来。
林达和王金得知小四阿哥离家出走,去广东找四爷,当时那个心情……王金还好一些,他早就猜到小四阿哥会闹起来,否则四爷不会那样交代。
可是林达就懵了,好像被雷劈了一样。
天皇老爷,小四阿哥,胆子这么大?
林达终于明白王金重复的四个字,“会哭,会闹。”
林达心里对小四阿哥顶礼膜拜,再看向四福晋的时候,眼里也带上崇拜。
小四阿哥的亲额涅,那也一定不是一般人。
四福晋把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可她儿子都离家出走了,四福晋也不和他们客气,直接吩咐王金领着人去和富鼎汇合,然后严肃端正地坐好,看向林达。
林达的小心肝儿突突跳。
娘啊,四福晋的气势和四爷,好像。
林达心里莫名地害怕,面对四福晋的问题,就跟回答皇上的时候一样,真的是,有什么说什么,知道什么说什么。
四福晋问:“四爷得了痢疾,身边都有谁照顾着?”
林达老实回答:“除了四爷身边的人之外,还有赵督堂给请的丫鬟小厮嬷嬷,分成三班轮流值守。”
四福晋接着问:“四爷在南方,水土不服,病了后,用饭用药,可有注意?早上一般都用了什么?用的可好?中午有没有午休,晚上睡得如何?”
有关四爷的饮食起居,林达在宫里回答了皇上一次,现在不需要再努力回忆,但是他心里害怕,回答的磕磕绊绊。
“回四福晋。都有。一切都尽量按照北方的习惯来。早上用了梗米粥,专门做的咸豆汁儿和烧饼……”
四福晋语气鼓励,还有一丝夸奖,“嗯,你们照顾四爷,都有功。四爷身体康复情况,太医有何定论?何时可以回京?”
林达实话实说,“回四福晋,四爷康复得很好,只是这回真的遭了罪,需要时间休养,要等到四五月份,天气好的时候,才能上路。”
…………
整个雍亲王府在四福晋的管束下,并没有因为四爷不在,小四阿哥离家而生乱子,每个人负责什么事情,有条不紊地运转,只是气氛压抑沉闷,安静无声。
四福晋坐在偏殿上首,事无巨细地问,就连四爷一顿饭吃了几粒米,一天如厕几次,如厕情况如何,如果能问,她也给问出来。
问得林达差点儿给四福晋跪下。
最后问到林达临进京的时候,四爷有没有特别的嘱咐,林达想起十三爷的吩咐,吞吞吐吐的不敢说,可他面对小四阿哥已经闹起来的事实,还有四福晋平静无波的眼神儿,心生胆怯,还是说了出来。
“四爷说,若是--末将见到小四阿哥,就和小四阿哥说,‘阿玛不在家,弘晙要照顾好家里’。”
四福晋愣住,到了此刻,她的眼里才露出一丝丝情绪,精致的甲套掩饰了她指尖的颤抖,就好像她今天完美的大妆容一样。
林达瞧着四福晋愣愣地不说话,猜不透四福晋的心思,结结巴巴地将十三爷和王金的说法也说了出来。
“王金侍卫认为,这话不要说。十三爷就说,忘了就好。”
四福晋心里大痛。
理智告诉她,儿子听了他阿玛的这句话,就不会哭闹,可她也宁可儿子闹一场。可她也和四爷一样,宁可逼着儿子长大,也不想儿子闹起来伤到自己。
四福晋硬生生地将肠肚里的泪水咽回去,极力保持声音稳定不失礼,“既然十三爷说了,以后,这话儿就不要说了。如果再有人问起,你就说,是我不让说。”
↑返回顶部↑